科技创新、冷链物流、西部陆海新通道 代表团建言献策助推潼南高质量发展
每年两会,全团建议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些建议凝聚着代表团全体代表的智慧,代表着人民群众的诉求期盼。在重庆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潼南代表团全体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集中精力参会履职,共向大会提交3件全团建议,涉及推进重庆(潼南)农科城建设、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通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瓶颈等。
3份全团建议立足潼南实际、站位发展大局、聚焦创新突破,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方论证,充分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展现了潼南代表团的良好风貌,助推潼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支持潼南高质量、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城建设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大势所趋。潼南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核心板块,农业科技基础扎实,产业发展兴旺,在全国72个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评估中排名第2,成为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之一。2022年10月,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委、潼南区人民政府在潼南联合共建10平方公里重庆(潼南)农科城,该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纳入全市科技创新核心承载区。
目前,农科城已初步形成以西南大学、南昌大学、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为支撑,中一种业、檬泰生物科技等头部企业为科创主体,农机、农技等社会化服务为推广体系的运营模式,在种业、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等方面实现全市领跑,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代表们一致呼吁,相关部门加力支持“农科城”(潼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在科技项目、平台、人才等方面予以关注,尽快纳入市级特色农业园区总体布局,持续推进市级区域良种繁育基地(蔬菜)建设,支持创建“中央厨房产业研究院”等,加快先正达(中国)、大北农等种业、农产品加工头部企业入驻落户,推进中一种业等企业总部迁移入城,创建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潼南“农科城”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支持潼南区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潼南区涪琼两江横贯,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是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核心承载区域、川渝重要农产品核心保供基地,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的“菜篮子”“油瓶子”“米袋子”“肉盘子”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冷链物流的发展,国家相关部委等先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潼南冷链物流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潼南区正通过“以创促建”,建成冷链物流相关设施,集聚大中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27家,投用冻库(冷藏库)200余座、库容量34万立方米,基地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创建条件日益成熟。
代表团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潼南区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在产业政策、资金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潼南区积极融入“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围绕冷链仓储、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领域设立市级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建设重庆(潼南)农科城、成渝中央厨房产业园、重庆市“平急两用”重点保供基地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建强冷链基础设施。
支持潼南打通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瓶颈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我国构建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赋予重庆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渝西地区立足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搭乘“陆海新通道便车”,特别是潼南作为成渝中部南向开放桥头堡,依托“通道+物流+经贸+产业”,促进外贸出口提质放量,全力推动“内陆腹地”变“开放前沿”,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货运量增势迅猛。2021年、2022年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货运量分别是16个标箱、143个标箱,2023年1-9月完成683个标箱,预计达到800个标箱。
但在西部地区推进对外开放进程中,由于通道效能建设滞后、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海外仓储建设不足等原因,潼南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时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代表团希望,支持消除高铁水路瓶颈,加快规划建设渝潼遂绵城际铁路、推进汉南大泸铁路建设、推动涪江航道复航;支持消除物流运输瓶颈,加快形成快捷物流通道、支持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搭建物流运输平台;支持消除公共海外仓的瓶颈,建议在东盟国家建设公共海外仓,加大公共海外仓建设的力度,打造从国内集货、出口退税、国际运输和清关、海外仓储管理及目的国(地区)配送的全程跨境物流服务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海外集货仓或中转集货仓,帮助中小微企业巩固拓展RCEP成员国市场。(文/图 潼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