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创投业高质量发展指南
创投在促进科技创新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要努力为缓解“退出难”提供良好的基础,还要有效解决“有钱难投”“投不出去”问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这是继2016年《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后,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
与8年前文件关注点不同的是,此次《政策措施》更加聚焦创业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强调通过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如果将其与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壮大耐心资本”贯穿起来,可以看到决策层对于创业投资的制度设计更加清晰,创业投资有望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中承担起更大作用。
从创业投资的自身属性看,它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金融,既衔接上游的研发端,也适配下游的应用端,业务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从创业投资的发展特征看,“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其投资偏好,也更加适应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梳理海内外创业投资的演变历程,创投在促进科技创新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创业投资的参与和支持,很多“独角兽”“小巨人”企业就难以实现像今天这样的快速成长。
此次《政策措施》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从培育创投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扶持、健全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等5个方面,对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有关创投资金来源、运营、退出等内容,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尤为值得关注。
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一直备受业界关注。事实上,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创投行业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当前,我国金融规模虽足够大,但主要是银行主导型体系,银行业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超过90%,融资结构不合理、资金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有待改善。正因为此,要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保险、国资以及政府基金等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的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进一步释放创业投资基金长期资金来源潜力。
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事关创业投资的回报。我们常说,创投行业是一个“以退为进、量出而入”的行业,能否顺利退出,是出资人决策进入创投基金的主要因素之一。此次《政策措施》从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优化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政策两个方面进行了制度安排,通过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不断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和机制,努力为缓解“退出难”提供良好的基础。今年以来,有关部门为“硬科技”攻关企业建立健全了股权融资及并购重组“绿色通道”,启动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进一步畅通境外上市通道。随着这些措施稳步推进,创业投资退出将变得更顺畅。
在解决创投行业“缺钱”“退出”这两大问题后,如何有效解决“有钱难投”“投不出去”问题,也是促进创业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机制,为创投机构提供一批质优且符合国家发展方向、战略导向的好项目,着力解决钱往哪里投的问题。对于政府和国有企业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从建立健全符合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等入手,对创投基金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
创投兴则科技兴,创业投资是科创经济的牛鼻子,只有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了,方能更好地推动科创经济繁荣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未来也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