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堂:能“灭六国,天下凝一”的秦军有多强大?从兵马俑中可见一斑
公元前221年,秦翦灭六国,完成一统,结束了中原大地自西周时起便互相攻伐的战乱局面。而秦之所以能在七雄之中脱颖而出,显然和其强大的军力不无关系。关于这一点,“虎狼之秦”的恶名便是最好的佐证。
那么,当年的秦军为什么战斗力这么强?一统天下的为什么是秦而非其他六国?其实我们从目前留存下来的书籍,和西安发掘出的秦兵马俑中,便能看出一些端倪,从而找到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
虎狼之师
“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科头,贯颐奋戟者,王不可胜计也。”——《战国策·韩策》
从偏安一隅的弱国,到睥睨天下的强者,秦国强大战斗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并非是因为某个简单的原因一蹴而就。而是经历四世君王励精图治,最终才建立起一支拥有“灭国”力量的精锐之师。
秦军战力强大的根源,来自于独特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这个由商鞅提出的制度条例其核心便是鼓励百姓参军征战。
凭借着“以军功赐爵”这种独特的激励方式,秦地百姓均将其视为发家致富的不二之选,参军意愿极为强烈,甚至其他六国的贫民都不远千里赴秦参军,这大大解决了秦国的兵源问题。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的历代君王,都始终奉行这一制度,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只有上阵杀敌获得战功才能受爵。比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就有记载,在嫪毐之乱中跟随秦王嬴政平叛的咸阳卫戍军,在战后便全部受封了爵位(“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可见秦国官员在落实奖励这一方面毫不含糊。
而在对这些新兵进行训练这一方面,秦国也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不仅会开展“蹴鞠”(足球)、“投石”、“超距”(跳远)等体力运动,更是会根据地域、个人情况和国家需要,来对步兵、骑兵、战车兵以及水军进行针对性训练。
不过,对于那些作战不力的人,秦国也有着一套严厉的处罚制度。比如在战斗中退缩不前便会被处以刺面或割鼻的刑罚;临阵脱逃的人会被当众车裂;一支百人的队伍一仗下来如果没能取得敌首,队长将被处死等等……
当强大的动员能力、足够的奖励制度、完整的训练方法以及严苛的军队条例相结合起来,秦军的战斗力便一跃成为七雄之首,成为了一只关东六国无法相匹敌的古典军国主义怪兽,打起仗来更是像《商君书》里所描写的那般:“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正所谓好马配好鞍,有了一个规模庞大、战力惊人的军队,自然就得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做保障。只有这些士兵们配备了精良的武器,才能够让秦帝国那行驶中战车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其实就目前已被发掘出来的秦兵马俑情况来看,当时的秦国显然已有能力做到大规模生产兵器。截止到目前为止,西安的秦兵马俑俑坑中已经发掘出土了四万多件兵器,这些刀枪剑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质量上也属于中上乘水准。
虽说在这些出土兵器中极少见到铁器,绝大多数都是由青铜制成,但秦国在对青铜的铸造方面可谓是登峰造极。当年在一、二号兵马俑俑坑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就曾发现过一柄秦制铜剑,该剑不仅毫无锈蚀、光洁如新,更是保持着“一次划破十八层纸”的锋刃锐利。
经过研究发现,这柄秦剑采用了类似现代铬盐氧化技术的防锈技术,在人们的认知中这种技术是二十世纪由德国和美国发明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剑上,目前还没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除了秦剑外,秦军当年的甲胄也相当精良:兵马俑中士兵甲俑的甲片多偏大偏厚,而军官俑则甲片细小且有包边。并且,俑坑中出土的兵马俑中,身穿铠甲的甲俑的数量远高于不着甲的袍俑,可见秦军中甲胄列装之广泛。
不仅如此,在军械兵器的制造方面秦国还独创了一种名为“物勒功名”的责任管理制度,从军械的生产到最后的组装均层层把关,并且还在所铸造的兵器上刻上督造着的名字,籍此来达到:“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之目的。
兵马俑中出土的长戈里,不少都刻有“相邦吕不韦造”等字样
训练有素、斗志昂扬且装备齐整的秦军,打起仗来自然是个个勇往直前。《韩非子·初见秦》中便形容他们:“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是故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
透过军阵威严的兵马俑,那份两千年前秦人的壮烈豪迈犹在眼前,如今那孔武有力的秦俑形象也已成为创作者们最好的灵感源泉,屡屡出现在书籍、影视以及游戏作品中,而《永劫无间》即将推出的新英雄岳山在开大变身后的形象,其形象和装束便充满着浓浓的秦俑风格,不免让人梦回那段战火纷飞的争雄时代。
暴秦獠牙
从秦孝公变法图强,到秦惠文王伐战伐交,再到秦昭襄王开疆拓土,最终才有了秦始皇的天下凝一。可以说,秦国的强大、秦军的强大,正是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锤炼出来的,这其中秦军的作战方式,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可能受部分影视作品的影响,许多人一提到秦军作战,脑中便会浮现出“万箭齐发”的场景。不过,目前并没有准确的文献表明,秦军的弓弩制造水平强于列国,倒是《战国策》里有写:“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而且,就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弩我们能够得知,秦弩的构造中并没有机匣,这就限制了弩机和弩臂的强度,近而导致弩的整体的结构不够稳定。所以,这种场面很有可能是创作者为了影视效果而虚构的。
就一号俑坑中兵马俑的陈列方式来看,秦军的方阵中重装步兵的比例占据了72.7%,至于弓弩手则大部分布置在队伍最前列。这种军阵的布置方式正和《史记》中所记载的“强弩在前,锬戈在后”所吻合。
不过,兵马俑中的秦军方阵毕竟只是检阅时的“陈兵”状态,真正开战时秦军中名为“锐士”的步兵便会前出散开,用较长的正面战线来迎击敌人,并在适当时候向敌军军阵发起白刃冲锋。
而这些秦军“锐士”手中所持的武器,大都为约四米长的铍和约三米长的戟。铍这种武器在《说文》里就有形容:“铍,大针也。一曰,剑如刀装者”,其实说简单点就是装上长柄的剑。
至于戟,则是一种枪与戈结合而来武器,它综合了二者的优点,步兵拿着它列阵冲锋能刺能啄,具有极强的冲击力;而战车兵挥舞起长戟时能钩能割,对敌杀伤力杀伤力巨大,极易打乱敌方阵脚。
正因为“戟”这种武器在当时的战场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军事实力的一个代称。比如《战国策·赵策》中就有记载,赵国名臣毛遂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力劝楚怀王联赵抗秦时就说到:“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直到今天,“刀戟林立”、“持戟之士”等成语,都还被人们所运用着。
在《永劫无间》游戏中,新英雄岳山在变身后手持的兵器,正是这种诞生于战国时期的“分铸联装戟”。这种戟在游戏中的被岳山使用的行云流水,各项招式均展现出了其设计特色,威力不可小觑。
由此可见,秦军百战百胜、无往而不利的战术秘诀,并不在于“强弓硬弩,远程打击”,而在于最为传统的列阵冲锋。当手持长戟长铍,斗志昂扬的秦军“锐士”来到阵前时,敌军或是化为齑粉,或是望风披靡,也难怪荀子在《荀子·议兵》中表示:“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结语
大争之世,群雄并起,而唯有秦最终能“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这其中原因我们通过史料和出土文物的互相印证,已能获悉许多。至于更多和秦朝有关的秘密,或许得等到秦始皇陵被打开的那一天才能公诸于世了。
而在此之前,我们仍能在《永劫无间》中扮演岳山,变身身着秦军装具的秦俑大杀四方,携当年的秦“锐士”之余威将敌人一一击败……对于玩家们来说,能拥有这样一番体验也是新奇且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