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霸”曾如何深刻影响了90年代的香港娱乐界?

上世纪70~80年代,街机在全世界盛行,香港也不例外。当地把街机厅叫做“机铺”,80年代小机铺跟雨后春笋一样四处冒出,均起名叫做“游戏机中心”。到了1990年代,全港19区到处都是打街机的机铺。

这样的机铺曾经比比皆是,现在大多都已倒闭

1987年卡普空的初代《街头霸王》面世,向全世界宣告格斗游戏走入主流,香港也很快把机台引入了当地的机铺。不过普罗大众脑海里还没有什么“对战”概念,很多打机的玩家们都把它当成单人游戏通关玩。

初代街霸还有个压力按钮版,只分拳脚,轻重靠压力控制

等到1991年《街头霸王2》(以下简称街霸2)推出,很快引爆了香港街机市场。有些机铺里一半的机台都是这个游戏,某些小机铺干脆整店都换成街霸的机台。一般在香港玩一把街机只花1蚊,就是1元港币,到了后来涨成2蚊,最后居然涨到4蚊一次,照样里三层外三层排满了人玩,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高。

街霸2已成永恒的经典,冷饭都有好多销量

一款游戏火到这种地步的时候,就要吸引主流媒体的注意了。当时香港的娱乐产业比较发达,影视歌曲小说漫画,样样都发展的不错,大家都想沾沾《街霸2》的光,接一接地气。

香港无线台的长寿电视综艺节目《欢乐今宵》,曾经举办过街霸2的香港代表选拔和变装大赛,节目里还有个短剧的固定环节,有一期讲的就是一家人沉迷打《街霸2》的故事。

香港长寿节目欢乐今宵,李小龙也上过节目

香港流行音乐领域里,有葛民辉和林海峰组合的软硬天师,曾在1993年推出的“老人院”歌里提到:“四蚊一铺街机乱甘打打打凹咗,Ken哥将军手刀射错咗”,说的就是打一局要花4元港币的《街霸2》,手刀就是古烈的Sonic Boom,Ken哥和将军不用多做解释了。

三人唱跳组合“草蜢”,在1992年出版的混音专辑《Make Some Noise》中,头一首叫做“忘情森巴舞 Part I 之街头三霸王”,那里面整合了许多《街霸2》里的声音,听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当时的流行小说作家梁望峰,借着《街霸2》来的灵感出了两部书,一部叫做《波动情》,另一部叫做《情陷快打》。两部书都以街霸游戏比赛为主线,《波动情》里跟男主角对决的高手们,叫做“战神”“战圣”“战侠”“战霸”,明显是照着当时香港正流行的赌片起名的,比如周润发的《赌神》,周星驰的《赌圣》,刘德华的《赌侠》等等。

《情陷快打》里有全港19区的街霸代表,在香港太空馆天象厅里秘密举行大赛。两部书的封面封底还都用到了街霸游戏的画面。

两部书再版过后都改过名字,波动情改为街霸少年,情陷快打改为赤子情深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质疑版权问题。但版权意识是通过相关法规,业内互寄律师函,逐年慢慢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当年脑筋动得比谁都快的香港人,东改改西凑凑,总能想出办法躲过版权方的注意。

在这点上做得最“出格”的就是漫画和电影了。

在《街霸2》红火的那些年,全彩上色,画工细致风格硬派的港漫也正逢黄金时期,热门格斗游戏这个题材,对于特别喜欢画打斗剧情的港漫来讲,简直就是个金矿,不用镐头敲几下都不好意思。

游戏刚刚流行开来的时候,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不少街霸题材的港漫,其中较出名的有中华拳王组绘制的《中华拳王》。

大卫儿绘制的《快打旋风》。

还有港漫大王黄玉郎的玉郎集团旗下,由李中兴编剧,景琛绘制的《街头霸王》。

这里面评价最高,销量最好,影响最深的就是景琛的《街头霸王》了。这部漫画影响有多深,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许景琛笔下的街霸形象,可能很多有些年纪的人都眼熟

众所周知,卡普空给游戏起的原名叫做《Street Fighter》,始终没有官方的中文版名称,是编剧李中兴和景琛想出了“街头霸王”的名字,据说这个名字原本用于景琛之前的一部作品,顺势给安到了新漫画上面,而且对仗挺工整,街头正对Street,Fighter叫“战士”,“斗士”什么的,都不如叫“霸王”有气势。

随着漫画的风行,这四个字逐渐就成了游戏默认的中文名称,并扩展到整个中国大陆,沿用至今日。也就台湾地区不知道怎么地,死活就要把这游戏叫成“快打旋风”,这名字在大陆和香港,偏偏是之前那款动作过关游戏“Final Fight”的常用译名……

上网搜快打旋风,绝对会出现这个游戏来

这些漫画实际上全都没有获得官方授权,日本方面在那个时候也没想到维权的问题。直到1993年玉郎集团改为文化传信集团,开始代理日本授权正版漫画时,香港这边先出手了。

文化传信联系日本卡普空,商讨游戏内容授权的问题,卡普空那边也是首次处理海外漫画授权问题,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合适,最后绞尽脑汁只提了两个要求,一是把漫画中涉及到其他游戏的人物情节统统删掉,二是漫画里的街霸角色谁都不许死,剩下的就自由发挥吧。

圣斗士,北斗神拳和街霸齐聚一堂,也就港漫能做的出来了

如此一来,本就很受欢迎的《街头霸王》港漫更上一层楼,销量节节攀升,在配合12人街霸游戏入港后推出的“影子街霸”这期,拿到了9万套的销量,排名当年港漫销售榜第四,虽然跟同门马荣成绘制《中华英雄》的20万套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但在游戏改编港漫作品中,已经是独一份的好成绩了。

版权到手之后,其他想靠“借鉴”沾光的港漫处境就不太好了,同样是香港有名漫画家的司徒剑侨,正想创作一部叫做《波动拳》的漫画,里面的造型全都来自《街霸2》,结果收到了卡普空的律师函,只好把角色名字改成了白一郎,龙健,银铃和雷霸元帅等。原本更贴近游戏的人物造型也相应做了修改,最后改名《超神Z》后才勉强上市。

改成超神Z出版前的造型,依然明显有游戏的影子在

话说到了2015年,司徒剑侨再次把原先创作的人物拿了出来,推出了新漫《波动拳Z》,这回倒没那么多场外事件发生。

波动拳Z的实际造型依然很街霸

港漫是这么个情况,电影也差不多。那时候香港电影还处于“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时期,好莱坞那边出个热门大片,这边立马就把剧情结构抄来使用,社会上有什么热点,转眼就能塞到新片里去。那帮香港电影人把这套路玩的是炉火纯青,哪怕你觉得有点眼熟,看完之后还是觉得这片拍的不错。

《超级学校霸王》就是其中的典范。

导演王晶堪称当时的香港娱乐片之王,走的全是套路,获得都是票房,老百姓肯掏钱,看完觉得一乐,王晶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在筹划《超级学校霸王》前,王晶刚拍了部《城市猎人》,主演是红遍亚洲的成龙大哥。

有大哥在,《城市猎人》自然就要走正规的授权道路。上世纪80~90年代的成龙大哥,在日本红到发紫,不可能去玩常规的“借鉴”套路,所以《城市猎人》有原著漫画的官方授权,主人公孟波,慧香等名字,也是沿用港版漫画的译名,熟悉早期港台代理日本漫画的人,应该知道那会儿两方都有把角色名“本土化”的毛病。

《城市猎人》这部电影上映于1992年,正是《街霸2》风靡全球的时候,影片里就专门穿插了一小段《街霸2》的场景,五大三粗的成龙大哥不怕扮丑,化上浓妆扮了把春丽出来。

这一小部分场景,在成龙大哥的光环下,当然也获得了卡普空的授权。等到王晶筹备《超级学校霸王》的时候,也有过购买版权的想法,电影名称本来要叫做《超级街头霸王》,临了收到了卡普空一封律师函,不得已只好改名。卡普空那时已经把电影版权卖给了美国,而且隔年就要上映,好莱坞电影一出场就要覆盖全球,香港也就覆盖下本地和东南亚,内地那阵子还是录像厅时代指望不上。

既然没有任何官方授权,那就回归传统套路去吧。

《超级学校霸王》的剧情,就是直接“借鉴”当年的热门影片《终结者2》,《终结者2》里是未来的人类领袖派机器人穿越时空,来保护还是少年的自己不被敌方机器人杀害。《超级学校霸王》里则是,未来的香港特区政府派特警穿越时空,来保护还是少年的法官余铁雄,避免被邪恶将军部下杀害。

影片里的人物造型,自然也要“借鉴”游戏了。这部影片的演员阵容,在当时都算星光灿烂,放到现在可说是绚烂豪奢了。

首先是陪伴无数80后同学们成长的四大天王,除了黎明均来捧场。

刘德华饰演铁面,对应游戏里的爪子巴洛克。

张学友饰演扫把头,对应游戏里的古烈。

郭富城饰演阿龙,就是游戏里的主角隆。

可惜郭富城是友情客串,只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出场,没有参与回到过去的主戏。影片里王晶也没忘了这茬,给出了个很“合理”的解释。

三位天王之外,现在已经是老戏骨的任达华饰演发达星,对应游戏里的达尔锡姆。

还要过几年才成为《古惑仔》的郑伊健,饰演金毛王,对应游戏里的Ken。

现实中真正的自由搏击冠军周比利,饰演泰王,对应游戏里的沙加特。

同样是现实里真正的泰拳冠军卢慧光,饰演将军,对应游戏里的维加。

靠五福星系列电影广为人知的吴耀汉,饰演理查大叔,后来变身青狼,对应游戏里的布兰卡。

老牌配角段伟伦,饰演Toyota,就是游戏里的E·本田。

王晶导演的御用女星邱淑贞,饰演余铁雄的妹妹,后来变成了春美。这个春美本来就是春丽,大美女还有一组标准的春丽装照片流传至今。

最后正式拍的时候,还是改成了这个样子。

“石榴姐”苑琼丹在片中饰演余铁雄兄妹的母亲,后来变身成了春代,号称春丽她妈

母女两代齐摆胜利pose

余铁雄的扮演者,是直到现在还走喜剧路线的张卫健。

其他角色阵容同样强大,比如杨采妮,许志安,陈百祥等等。

当年的杨采妮也是女神啊

贪心的王晶似乎还嫌套路走的不够,在《终结者2》和《街霸2》之外,把大红大紫的日漫《机器猫》和《龙珠》也“借鉴”了一下,张卫健的余铁雄,原名叫大雄,是个中学留级12年的老学生,这名字就是港版《机器猫》里野比太的译名。

许志安在片里的角色名叫余忌安,跟《机器猫》里天天欺负野比太的技安谐音,在片中他还留着强夫的飞机头,集漫画中两大“恶人”于一身,天天欺负张卫健。

最后张卫健还变身为《龙珠》里的超级赛亚人孙悟空,不过却自称为吴君如。

这个典故,大概跟吴君如此前在贺岁片《花田喜事》里装过悟空有关。

整部影片都是轻松诙谐的节奏,主线剧情本来就不能再简单,剩下的戏肉全是一个个段子串联起来的,没来捧场的黎明,还被王晶在片里的运动会一段揶揄了一把。

“歌神”张学友,在片中还高唱一曲“总有一天等到你”,被王晶特别优待做成了MV,其中也不忘再“借鉴”几个经典爱情电影场景,看看你能猜出几部?

对于广大男士来讲,搞笑段子之余,女神邱淑贞在片里也有养眼场面看。

这部影片后来拿到1800多万港币的票房,在1993年香港票房榜上排名16,算不上有多成功,有成龙加持的《城市猎人》那年排名第4,票房超过3000万港币,对两部片的导演王晶来说都足够了。

说起来,1994年有部拿到官方授权的美国版《街头霸王》,全球票房过4000万美元,在广大游戏粉丝的捧场下,还算是赚了不少。

官方版唯一可取的地方,大概就是照着超任版结局拍了个大合照

官方版的《街头霸王》参照的是最新的16人版街霸,人物造型做的还可以,选角方面就奇怪了,比如温明娜版的春丽,不是针对她本人,和邱淑贞比较下来,风头就被盖过一成。

 美国大兵古烈的扮演者尚格云顿,本身是比利时人,一说台词就控制不了口音。

剧情方面更是胡扯一番,看完整片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据说剧本写完后,卡普空居然非常满意,可见好莱坞有多么霸道。

或者,是因为卡普空大老板辻本宪三得到了个跑龙套的机会,满足了自己的好莱坞梦,所以剧本什么的干脆就无视了。

最让游戏迷们失望的是,影片里完全没有重现游戏里的著名招式,不知制片方是因为成本问题还是怎么,片里的招式一个个都往真实化靠,看着没有一点意思,比如古烈的脚刀,姿势满分,特效0分。

隆的波动拳,根本没有“波”。

还有这是升龙拳?顺带说一句,肯的选角明显敷衍。

相比较之下,《超级学校霸王》特效虽然接近5毛,但看着还像那么回事,偶尔还玩下搞笑,比如张学友和郑伊健开场对脚。

后期两人对波,热热闹闹,起码感官上没有侮辱观众的智商。

也难怪正版风评糟糕透顶了。时过境迁,拿正版和“盗版”比一比评价,《超级学校霸王》完胜。

分别来自IMDB和豆瓣,国内外影迷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总之《街霸2》给香港娱乐界带来了无数素材和点子,格斗游戏也成了娱乐圈借鉴的宝库,日后SNK的“拳皇”系列,再次引爆热潮,尤其是港漫数量,堪比《街霸2》,连许景琛都插了一脚进去。

香港曾经举办过拳皇的百人对战

有关“拳皇”在香港的故事,有机会再讲吧。

热门相关:大奉打更人   北雄   北雄   叶辰夏若雪   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