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游戏+氪金=不要脸的无良厂商?未必!
近期,玩家间反对全价游戏内购卖箱子的风潮愈演愈烈。《极限竞速7》、《中土世界:战争之影》都纷纷中枪,前段时间公测的《星球大战:前线2》由于存在着战利品箱系统,因此产生了诸多争议。在《前线2》中玩家可以通过充值现实货币在游戏中购买战利品箱子,箱子里包括强力武器、稀有装备、游戏货币、时装、表情、庆祝动作,甚至连加血加攻的buff都有。换熟悉的句话说,只要你充钱,那么在游戏中就能变得更强。
你对真正的原力一无所知
玩家们全价购买的游戏,拿到手后居然还需要再买上几块到数百不等价值的东西才能享受正常完整的游戏体验,就像是买了蛋炒饭没有蛋,还需要自己加钱买鸡蛋一样荒谬。而且说到内购氪金不应该是免费网络游戏的专属,为什么单机游戏也被沦陷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尽管你们都看不起全明星阵容的《传奇XX》或者手机上《XX荣耀》,但是二者的收入早已超过了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单机游戏收入,尤其是日流水过亿《XX荣耀》,从古至今没有哪一款游戏能够到达这样恐怖的收入。
问题来了,既然这类游戏收益如此之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厂家在劳心费力地制作单机游戏呢?除了所谓工匠精神和游戏制作者的情怀,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单机游戏的收益相对于网游比较稳定,准确来说是营收稳定,每卖出去一份游戏就能得到一份钱,买多少赚多少,没有多少后顾之忧。
免费游戏,或者直接说网游,它们有太多着的不确定性,在线玩家数量的多少,服务器波动,频繁的版本更新,很有可能那个环节没有做好,游戏的营收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整个游戏都会被迫关闭。所以只能靠玩家进行道具消费才能赚钱继续维持服务器端的运营。单机游戏由于本身的特性,对于网络和运营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而且像有着固定IP的国际大厂们,他们的游戏凭借着精良的制作,积累下来了良好的口碑,例如cod、《极限竞速》、《刺客信条》这些游戏都有自己稳定的受众,即便游戏质量有问题,反正卖都卖出去了,最多就是销量不太好,赔钱还是很少见的。
随着大厂们开展的3A游戏制作竞赛,单机游戏的制作成本和原来相比大幅度提升,更贴合自家游戏特色的游戏引擎开发,建模都不是一笔小钱,动辄数百人的开发团队更是成本的大头。成本提高了,游戏的售价却几乎没有多少变化,这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厂家们的利润变少了,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发行商和开发商们自然要想办法找到新的创收手段来回血。
早年游戏卖一份是一份那种情况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厂家们更加倾向于把一锤子买卖变得能够细水长流,可持续发展才是正道。
氪,都给我氪!
至于如何让自己游戏能够在发售后继续盈利,发行商们可谓是绞尽脑汁,竭尽所能希望能从游戏中挖掘出消费点,我们现在最熟悉的dlc就是这个路子。开发游戏的时候不是花了大价钱弄了个引擎和一堆模型嘛。总不能浪费了吧,把地形和道具拾掇拾掇,变个大小形状和颜色,做点新内容出来当dlc卖,不就又是一笔收入了。
早期厂商们做的DLC还都很良心,将一些有意思的新内容当做游戏本体外的扩展加入进去,玩家们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很多新的东西。而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加入了DLC这个售卖系统,它逐渐变了味,开始卖角色时装、卖额外功能、甚至有时候现在步行模拟器游戏中开车都需要额外掏上18块钱。
厂商们为了赚钱,DLC的花样越来越多,但是内容却越做越敷衍。它令玩家们深恶痛绝的原因很简单:我都掏了游戏全部的价钱,结果却不能体验到游戏的全部内容,还要再交钱才能正常游戏,哪有这样的事儿!
DLC对一款游戏的内容是锦上添花还是缺啥补啥,直接反应出了一个游戏厂商的良心。是在原本游戏的基础上扩展了20%内容,让你有了本体之外的游戏体验(买车加配件); 还是游戏出售时只给你80%,再掏钱才把剩下的20%给你,补完自己的游戏(买车后还要花钱买轮子),这两者的定义有着天壤之别。
那些品质不佳,单纯是为了卖钱的DLC,就像是黑心旅游团的导游,除了正常的旅游景点外,还会带你去纪念品商店,再黑心的点厂商,如果你不买东西,说不定还会禁锢你的个人行动,不让你体验剩下的旅游景点。
除了DLC外,厂商们还有很多法子让你乖乖掏钱。R星耗资1.15亿英镑开发的GTA,目前营收早已超过了11亿英镑。虽然游戏本身质量的确是上乘,但是如果没有多人模式里可以直接购买游戏货币的鲨鱼卡,恐怕也没有办法获得如此高的收益。而且按照往年的开发进度,R星往往每隔一年都会出一款新游戏,鲨鱼卡的驱动下,从13年到现在,这家游戏公司仅靠GTA一款游戏就能完成盈利,连其他游戏都不做了,可见其利润之高。
2017年9月27日更新的“DLC”下面,玩家们的评论
手握《上古卷轴》和《辐射》系列的B社为了创收,数年前就打起了mod收费的主意。先是和steam联合搞了个收费的创意工坊,自己拿三分之二,玩家拿三分之一。结果玩家们不买帐,被其疯狂投诉,导致这一项目刚实行几个月,就被v社取消。但是B社并没有因此死心,在《上古卷轴5重置版》发售后将游戏内的创意工坊取消,所有mod都需要注册B社的账号才能在游戏中直接使用。玩家们如果使用mod管理工具在游戏里装了免费mod,将无法解锁成就,只有用B社自己平台的收费mod才可以不影响成就的解锁。前几天更是离奇的进行了一次更新,将之前一些玩家制作mod的内容做成DLC加到游戏中,免费试用一周后开始收费。
疯狂出售游戏周边的任天堂,用amiibo将周边和游戏乃至游戏机捆绑,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当然,说到收费怎么能少了开箱子。月中刚刚发售,主打兽人养成的游戏《中土世界:战争之影》就因为内置了能够开出来稀有兽人的开箱子系统被人骂得狗血淋头,steam上的评价一水的差评,甚至还有外国玩家向当局举报其发行商华纳开箱子涉嫌赌博,结果因为证据不足被驳回。
首先要说的是在单机游戏中,开箱子拿稀有物品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光环5》里又能够开出来强力武器和载具的卡包;《FIFA》加入fut系统后,很多稀有球星只有开包才能获取;除此之外的还有《刺客信条》、《合金装备5》等等,氪金要素不胜枚举。其次还是前文说的,当我们拿开了游戏中的收费模式,剩下的东西是否足够支撑起玩家进行完整的游戏体验。
开箱子更像是DLC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将它变成了随机的。DLC的内容很简单,一件衣服或者一把武器,这些内容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取向直接购买,想要哪个就买哪个,其他不喜欢的就不买。而开箱子却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让玩家用抽签的方法随机获取,不同的道具爆率还不一样,如果玩家有什么特别想要的稀有道具,除了欧洲人以外,估计大部分都要付出比直接购买道具DLC更多的代价。
shut up and take my moeny
作为消费者和玩家的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单机游戏变现能力差,成本高这些是既定事实,制作一款3A游戏肯定不能靠爱发电,谁也不是慈善组织,都想多赚点钱,出些内购项目为自己回血无可厚非,而且万一他们没钱开发游戏了,我们可就连现在这些有氪金元素的游戏都玩不上了。只要内购不会过分到,只有掏钱才能获得游戏体验,想必没有多少玩家会对其口诛笔伐。
只要不是逼着玩家,拿着小鞭子在后边抽他,让他不充钱就不能玩,那么这款游戏的内购就不算过分。当然过分的也有,这几天就爆出来了动视向美国政府提交鼓励玩家充钱的专利申请,将技术高的玩家和技术差的玩家匹配到一起,鼓励输掉比赛的玩家花钱购买游戏物品,来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或者将买了战斗力增长道具DLC的玩家和没有这些DLC内容的玩家匹配到一起,来鼓励玩家购买DLC的内容。
更绝的是,当有玩家不堪受辱,进行消费后,这个匹配机制又会发生改变。比如,玩家刚刚买了一把特定的武器,那么系统会在接下来的匹配游戏中,让玩家加入一场能够尽最大化购买装备效果的对战,让玩家能够产生一种这笔钱花的太超值的感觉,从而鼓励他在未来进一步消费。
之前玩家们笑称的腾讯代理单机游戏会卖道具,wegame上的《饥荒》送个服装饰品都要抓住批判一番,却不知道大洋彼岸的资本家们早在自家作品里当了单机游戏内购的先行者。对待单机游戏内购我们需要多些思考,最好不要看见需要掏钱的内容就破口大骂厂商良心大大的坏了,谁都爱钱,开发商也不例外,他们挣到钱了才能做出来更完好的游戏,重要的是吃相难不难看,您说呢?
身为玩家的你是如何看待单机游戏内购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一起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