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如何跨越教育领域的“数字鸿沟”

新一代人工智能(AI)越来越深入渗透人类社会,不断替代体力和脑力工作,重塑工作和消费场景,人类文明已经面临智能技术和社会全面融合的新挑战。拒绝还是接受人工智能,今后将对人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差距。在此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何去何从,如何跨越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数字鸿沟?

美国官方1999年就提出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关注人们是否能够接入信息技术以及接入后对不同人群带来机会的差异。随着信息设备的大范围普及,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同人群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上的差异,包括心理动机、数字技能以及使用行为也是数字鸿沟的一部分。

2024年美国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面向国家和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案例和操作指南,探讨在教育领域如何突破数字鸿沟。报告发现,当前教育领域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仍然很严重。

首先,学生被动使用技术而不是主动使用技术发展自己的能力。2020年美国一项超过4万名学生参与的调查显示,最主要的数字使用方式是在线考试(84%),其次是创建数字文档(63%)、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师提问(55%)和观看在线视频(52%)。这些行为主要是传统课堂的数字替代。积极的技术使用应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沟通、合作、创造力和数字素养等技能,为学生在技术驱动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做好准备。其次,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时间和支持。调查发现,教师各种负担重,深感倦怠,缺乏时间和空间来学习、成长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实践。学校需要减少非必要活动安排,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反思时间。第三,家长在学生学业成就和技术习惯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应带领孩子设定数字边界,管理和限制好数字干扰,平衡好线上和线下活动,制定家庭媒体计划,晚上将设备插入集中位置,睡前至少一个小时避免使用屏幕,并让电子设备远离卧室。

教育领域中的数字鸿沟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面向学习者的数字使用鸿沟,主要关注学生是否使用技术进行批判性思考、构建、制作、沟通、合作和创建数字内容,而不是仅仅被动地填写数字工作表或者消费数字媒体娱乐;其次是面向教师的数字设计鸿沟,主要关注教师是否拥有足够时间和支持获得发展,从而提升他们使用数字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进而改善学生的数字素养;最后是面向环境的数字获取鸿沟,主要关注是否在网络联接、数字设备和数字资源存在不公平,以及数字健康、数字安全和数字公民技能等基本数字素养的普及。

为应对教育领域中的三种数字鸿沟,应提前绘制三种画像,指引数字行动计划的方向。包括学习者画像,要弄清未来学习者在大学、职场和社会生活中成功所需的技能和特质;教师画像,要弄清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这些技能;环境画像,要弄清为实现系统地帮助教育者和学习者发展,如何设计和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社会正在呼啸而来,教育数字化已步入深水区。跨越教育领域的数字鸿沟,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才能真正有效构筑新质生产力人才格局,从而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未来全球数字社会的可能挑战。(作者是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教授、吉林省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工程中心主任)

热门相关:小姑子的味道2   特警新人类粤语   威尼斯惊魂夜   狩猎   交换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