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强:中国制造业新优势是如何形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正在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持续创新中展现出更大韧性和潜力。在上周举行的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表示,今年以来,我们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从笔者2009年第一次来到北京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车间,看到只有一百多公里实际续航里程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到2012年考察急需技术与市场双重突围的无锡光伏电池企业,当时当地,如果有人预测中国将在十多年后超过美日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和新能源产业大国,恐怕不少人会认为那是“天方夜谭”。
然而,在2024年的今天,我国高科技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较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典型产品保持较高增速。太阳能电池增长20.1%;与光伏相关的多晶硅、单晶硅增速高达50%以上;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而且,中国相关产品无论在技术含量、质量水平,还是在出货量和全球市场份额上都已形成较大优势。这使得其他希望进入这些领域继续发展的外国企业,或多或少都需要与中国产业链保持合作。曾经习惯了“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中国制造业,习惯了在他人的产业链外围艰难降本求存的中国制造业,如今已经拥有了通过自己辛苦打拼和努力创新建立的、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技术强项。
中国制造业这番成绩的背后,是中国工业过去七十多年不断积累,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不断自我调整适应、挑战升级的结果,它已经具有相对鲜明的中国特色。
由规模量变到技术质变。中国的制造业优势首先得益于自身的产业链体系。过去几十年,中国逐步发展成当前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制造业大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制造业发展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凭借全面综合的规模优势,中国制造开始向技术质量优势转化,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重组,优化产业链结构,在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关键环节逐渐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等得到统筹实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数字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中国已经逐步形成拥有自主优势的技术平台,并在此平台上推动制造业整体向更高附加值发展。
由政策支持到自身发展。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良性发展道路。国家以跨商业周期的眼光确定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引导等,推动相关产业走出技术研发与基础设备投入的“最难第一步”;当核心技术和基本产能初具雏形后,市场化主体再完成进一步的创新、投资和运营。这样的机制极大促进了关键技术领域的产业投资增长,为产业全面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与保障。同时,政策的长期视角也帮助企业有效避免了短期逐利,并由此建立长期战略优势。一些制造企业过去一度视环保为成本,对企业发展的环保责任有所忽视。但在政策十余年的倡导推动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帮助中国制造业构建起“绿色护城河”。
由闭门苦干到全球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更具比较优势的生产、研发、供应体系,提升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中国企业虽然充分意识到销售市场全球化的好处,但是仍抱持有“中国产、销世界”的传统思想。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渐认识到,市场全球化的下一步必然是产业链全球化。如今,从澳大利亚的矿产基地、南亚的码头海港、东盟的组装工厂,到欧洲的研发中心和北美的资本市场,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化的路上走到了几十年前很难想象的高度。而中国产业体系的全球配置,也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作出相当的贡献,尤其是在全球地缘冲突不断和多国通胀持续的背景下,中国供应链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中难得的稳定性因素。
此外,在上述转型升级中,中国还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由人才队伍大变为人才队伍精;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法律体系建设,通过产权保护鼓励创新,为自身产业建立长期盈利模式与竞争壁垒;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机制,培育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产业创新和竞争……这些有益尝试都为中国制造新优势的形成提供了更多助力。
未来,中国制造仍将面临不少挑战,但只要在科技创新驱动、数据要素融合、质量效益提升等方向坚持走下去,中国制造必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继续迭代,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同时,为全球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作者是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一带一路”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