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罗思义:美国绿色产业落后,怪不上中国
美国宣称中国经济,特别是绿色技术“产能过剩”的说法荒谬可笑,华盛顿从来没有将此类话术用在自己的身上,而且此类话术明显违背经济规律。
作为民用飞机、农产品、高科技产品、军备等行业的主要出口国,美国这些产品的产能大大超过了自己国内的需求。但美国并没有因此将“产能过剩论”话术套用到自身,用来坚持要求美国农民减少种植作物、波音公司减少制造飞机、美国军火公司减少出口战斗机,或者因为2023年美国金融机构贸易顺差为1130亿美元就坚持要求美国银行缩小规模,或者因为美国知识产权贸易顺差为820亿美元就坚持要求削减本国研发投入。
因为美国在这些行业具有相对的优势,它出口这些产品和服务,反过来在效率较低的行业从效率较高的国家进口产品和服务。
同样,由于在绿色产品等行业上的强大实力,中国已成为太阳能电池、风力涡轮机、电动汽车等的主要出口国。反过来,中国是其他国家具有优势商品行业的主要进口国,比如在服务业,中国的竞争力不如美国:2023年,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为2800亿美元,而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为1710亿美元。
美国声称,中国应该削减其成功行业的产能,但它并未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清楚地表明,美国炒作“产能过剩”并非基于客观的经济政策,而只是以此为借口在美国竞争不过中国的领域试图削弱中国而已。
从根本看,约250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正是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开创了现代经济学。斯密指出,各国如果通过保护主义以自给自足为目标,那么效率必然会有所降低,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生产所有东西都可以实现效率最高。因此,各国借助全球分工共谋发展繁荣,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生产并出口效率最高的产品,并从效率更高的其他国家进口产品。此外,全球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其优势促进国际贸易蓬勃发展。
正是由于这一点,一个国家在各个行业都保持贸易平衡是不可能的。它将在相对效率较高的行业实现顺差,而在其他国家效率更高的行业实现逆差。美国和中国也是如此。
因此,国际组织认可的合理需求是,各国的总体贸易应保持相对平衡,不应出现过度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中国显然如此。2023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1.5%。按照国际标准,这一数值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美国担心的是在关键的新兴产业,尤其是中国推动的绿色产业中被击败。事实上,美国在绿色产业竞争中落败,是因为它把资源花在了其他方面。2023年,美国军费开支占GDP的3.6%,其他北约成员国为2%。2019年,在几乎每个国家的支出因疫情的影响而大幅增加之前,美国GDP的16.7%用于医疗支出,而德国和法国分别为11.7%和11.1%。但美国的医疗效率低得惊人:美国的预期寿命为78.8岁;而德国为81.3岁,法国为82.3岁。
如果美国将军费开支降至北约成员国平均水平,或者采用其他国家使用的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医疗系统,将释放数千亿美元。如果将它们都用于提高新兴绿色产业投资,那么或许可以解决美国新兴产业竞争力滞后的问题。
当华盛顿说“我们选择把钱花在武器而非绿色产业上,结果我们没有竞争力,所以你必须削减在绿色产业上的支出”时,世界其他国家可以也应该一口回绝:“不,这会损害我们的利益。”
就绿色产业而言,世界面临的并非“供过于求”,而是供给不足的威胁。国际能源署警告称,目前“过度”使用化石燃料而非绿色能源,将无法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中国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绿色技术生产国之一,但即使是中国也无法满足世界在这一方面的所有需求。如果美国将资源从目前的用途中转移出去,提高其绿色产业效率和产能,这将是向前迈出的有益一步。(作者是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热门相关:向往黑人的楼上女孩 盲井 跟我做爱的朋友的女朋友 婆婆的味道 鬼吹灯之黄皮子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