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永恒:抹平信息差,缓解填报志愿焦虑
高考阅卷刚刚结束,考生和家长又要面临填报志愿的难题。而随着高考改革带来的选考科目和报考模式调整,志愿填报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加。近年来,由于需求庞大,打着“三分考、七分报”“帮助考生选学校”等旗号的志愿填报服务机构逐年增多。数据显示,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的规模约为9.5亿元,是2016年的7倍多。
志愿填报服务本质上是利用信息差来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咨询。大部分购买这类服务的家长可能是希望让子女在填报志愿时事半功倍,但自身对相关信息掌握不充分,对未来就业形势缺少了解;少部分则可能是出于对所谓“专业”机构的信任,在难以决断时容易对外力产生依赖心理。然而实际上,志愿填报服务市场良莠不齐,贩卖焦虑、虚假宣传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未被填报志愿录取”“服务不专业”“付费后机构跑路”等相关投诉和纠纷在相关网络平台上数以百计,不仅伤害了考生与家长的钱包,还可能因并不专业的建议给考生带来伤害。
细究家长和考生形成的“填报志愿焦虑”,大体上有内与外两个来源:在内部方面,大多数家庭采取的教育方式接近于英才教育,学子寒窗十余年,家长也付出极大,希望高考成绩的每一分都100%转化为考生进入更高级院校的阶梯,这可以理解。相应地,这也增加了家长和考生对“浪费分数”的厌恶,并在就业、社会观念等因素的驱动下,形成了“填报志愿焦虑”的内驱动力。在外部方面,许多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大力渲染所谓的“一报定终身”,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形成极大的声量,加剧家长心中的焦虑情绪,是“填报志愿焦虑”的外部原因。
在各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各职业流动性显著升高,跨专业读研、创业的学子不在少数,虽然仍是人生一件大事,但“一报定终身”已并不绝对。
其实,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大体遵循以下原则与思路。第一,明确自己的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专业前,为自己兴趣的究竟要向职业发展,还是继续作为个人爱好作出判断,是决定志愿的基础。第二,要分析未来的职业前景。一个行业未来的职业需求变数很多,经济、科技的发展形势动态演变,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只能下一个初步的预判。作为考生和家长,所能选择的只是大致方向,而要把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道路在刚成年时就彻底固化,既不明智也不现实。第三,在有大致目标后,收集相应院校的招生和就业信息。如今,各高校招生信息几乎是透明的,而通过互联网寻找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也十分容易。作为“过来人”,他们意见的参考性和帮助考生的意愿都比较强,更容易打破对学校、专业方面的误解,有助于形成正确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大学也顺应时代进行改革。例如,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实行按专业群“大类”招生,考生入学后先学习基础课程和通识类课程,学习一至三年后才会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还有一些大学从今年起放宽了对转专业的限制,如果体验后发现所报志愿实在不合适,可以申请更换专业方向甚至学院。这就意味着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提高在大学毕业前选择到自己心仪的职业方向的几率,给志愿填报也留出了更多容错。
不仅如此,有关部门也早已注意到志愿填报服务市场存在的诸多乱象,瞄准了乱象的核心——信息差问题,组织各级单位采取相应措施。教育部此前曾多次梳理汇总相关虚假诈骗或纠纷案例,也考虑到高考志愿填报信息汇总的重要性,在近日推出了完全免费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相比来源未知的“培训机构”,免费且权威的官方系统显然更值得选择和信赖。不少高校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发布视频或开启直播,为考生和家长讲解本校招生情况,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差被抹平,将带来两方面结果:其一,家长和考生对志愿填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容易作出明智的判断;其二,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门槛得到提高,不法机构“捞一笔就走”的犯罪成本和难度都会更大。
有焦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知道缓解焦虑的方式,以及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随着信息差被逐渐抹平,相信“填报志愿焦虑”也将得到缓解。(作者是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