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三访肯尼亚感受“中国动力”
不久前,我第三次走进东非国家肯尼亚。14年前我第一次去这个国家,印象最深的是在内罗毕一家超市看到一张光脚孩子的大幅照片,上写一行大字,“让所有孩子都有鞋穿”。问了当地人,知道是慈善组织在为孩子们募捐送鞋。那时,肯尼亚人赤脚练长跑的故事已传遍世界。
由于看过这张照片,我在逗留期间,特别注意看了人们穿的鞋子。发现即使在内罗毕市区,还是有一些孩子光着脚。在城乡接合部和偏远乡村,随处可见无鞋穿的孩子。
14年后,我再次来到这个国家,城市里几乎已没有光脚的孩子。即使在非常偏远的村镇,绝大多数孩子也都有鞋可穿,虽然有些已很破旧。在前往马赛马拉的途中,我随手拍了沿路跑步者的视频,他们穿的运动鞋色彩醒目。我指着视频中的鞋子对司机道格拉斯夸赞:“漂亮!”他随即告诉我,我们已经驶入了东非大裂谷,肯尼亚的世界长跑名将大多是从这一带走出的。
在手机地图上,我看到这里离长跑之乡伊藤(Iten)已经不远。Iten也是这个世界上中长跑最强国家生产的第一双跑鞋的品牌名。2021年,Iten品牌的创办者获得中国阿里巴巴集团赞助的年度非洲创业英雄奖的第三名,奖金15万美元。由于获奖,这家公司有了更多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机会,得以从辅料、制造设备等方面提升生产的品质。
从肯尼亚鞋子的演进经历,大体能感受到这个国家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仅仅10年,肯尼亚人均GDP就翻了一番,从1000多美元到2000多美元,成为非洲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动力”顺应了这一变化,更为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第二次到肯尼亚是8年前,当时不少中国企业承包了公路铁路等基建项目。如今,蒙内铁路、内罗毕快速路、托比—摩亚雷公路……路的连通,让肯尼亚人更轻快地奔向美好生活。环球时报研究院今年6月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九成的肯尼亚受访者听说过蒙内铁路和内罗毕快速路。
14年前去马赛马拉,要经过很长一段土石路,汽车开得慢,蹦蹦跳跳。5年前,这条代号为C12的公路由中国企业修建完工,来自全球的旅游者都享受到了便利。公路上货车川流不息,两旁可见很多新建和在建的楼房。在马赛人的村庄,村民告诉我,由于道路畅通,政府增建了学校,孩子们都能上学了。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很多人都用上了中企制造的手机,而中国通信技术更是让5G或4G的信号覆盖到了肯尼亚的边远地区。一位马赛村民说,他在两年前拥有了第一部手机。而真正改变部落面貌的是,很多年轻人去城市学习、打工,走出了延续数百年的游牧生活。
西方看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更多是看投资和经贸。其实,随着中国人的到来和更多肯尼亚人去中国经商学习,为肯尼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活力与对发展的思考。我问司机道格拉斯,提到中国他首先会想到什么。他用了一个词“economy”(经济),可见他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有多深。
8年前去肯尼亚,我正好碰到该国媒体在讨论东亚发展。有人提出问题:上世纪60年代,肯尼亚人均GDP是600多美元,中国还不到100美元;8年前中国超过9000美元,肯尼亚却只有1300多美元。原因何在?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肯尼亚人在对比中寻找发展的方向。
我们的导游切克吉(中文名丽丽)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10多年前,她自费到中国学习。她说那个时候去中国是需要有点勇气的,因为当时的很多肯尼亚人认为中国“遥远而怪异”。去了中国她才知道,中国人勤奋好学,工作努力。这位讲着流利普通话的非洲姑娘说,如果现在有人问她该去哪里上大学,她会毫不犹豫地说:“到中国去!学好中文!”
中国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为什么中国发展得那么快,让更多的非洲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制度、治理与文化。人是有温度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从未出现过哪个东方国家与非洲有如此深入、广泛的人际交流。它激发了思想、技术和知识的互动,为非洲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劲动力。(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