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名人故居游热起来
作者:李 芳《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17日 13版)
“最是一年春好处”,草长莺飞的春天,正是外出郊游、拥抱自然的好时节。今年三月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春游路线——打卡名人故居旧址。当前,很多热门故居旧址一票难求,游客需要错峰参观。以浙江绍兴为例,仅清明小长假三天,鲁迅故里·沈园共接待游客8.46万人,蔡元培故居接待游客近1.5万人,王阳明故居、秋瑾故居等接待游客人次较去年同期都有大幅上升。小长假过后,这些地方接待游客量有增无减。这个春天,名人故居旧址游悄然热了起来。
春游,古称踏青、游春,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上巳节”,从古至今,始终承担着以踏青游玩、放松心情、亲近自然、社会交际为核心的娱乐功能。
事实上,春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论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讲的是春日里孔子带学生到郊外踏青之事,但又绝非简单的游玩。根据宋代张耒在《进学斋记》中的解读:“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说的就是春游结束后大家唱着歌回家,可见游玩时也在学习。这样的春游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游学活动。在春和景明之时,带着学生到郊外踏青采风,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获得新的创作灵感。可见,春游很早就具有教育及文化内涵。
从这个角度讲,在春游时选择一条名人故居旧址路线,开展文化活动、研学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而且饱含着人们渴望与历史名人隔空对话的朴素愿望。春天,万物吐故纳新,最适合人们来一场文化溯源。
在名人故居旧址的参观人群中,学生占据较大比重,这缘于近年来各级各地学校的积极作为。很多学校以春游为抓手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名人故居旧址游,引导学生了解文学名篇背后的生动故事,走进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比如,组织学生参观鲁迅故里,“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文学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些精彩的文字化为实景扑面而来,带来的冲击感不言而喻。春天里的一堂课在行走中层层递进,在讲解中妙趣横生,文字与画面交织,作者经历与作品呈现勾连,为学生带来的不只有身心的放松,更有关于文字、文学方面的全新认知。再如,利用清明小长假,带领学生走进位于北京东城的陈独秀旧居、位于河北乐亭的李大钊故居。从人物雕像到一件件文物,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它们背后的红色故事,并通过朗诵、书法、绘画等不同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仰。这个春天,红色种子在他们心田播下,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如今,名人故居旧址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能够直观呈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和积淀,是文化交流、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是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通过参观名人故居旧址,人们可以得到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熏陶;它具有美学价值,从建筑风格到家具装饰等体现着时代审美,带给人美的享受。如何更好地利用名人故居旧址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宣教功能、人文和社会价值,依然有不少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加大对名人故居旧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努力将其打造为集遗产保护、陈列展览、文化旅游、人文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场所。一些名人故居旧址之所以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根本原因在于其“看点”有限,比如文物年久失修,展陈内容单调,布局形式单一等。从增加“看点”而言,要抓好故居旧址修缮规划及文物管理,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最大程度还原其历史底色,维护其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要建好陈列展览,立体展示人文风采,原状陈列、专题展览等高水平的陈列展览有助于讲好名人故事、展示历史文化、增加名人故居旧址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举例来说,走进绍兴鲁迅故里,无论是百草园中的花草树木,还是三味书屋刻着“早”字的书桌,对于游客而言都是极具吸引力的“看点”。
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介,打造文化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名人故居旧址“养在深闺人未识”,原因在于宣传推介不够。对于这些单位而言,一要做好研究开发和文化挖掘。没有内容,多卖力的宣传都显得空洞。因此,要加强学术研究,进一步丰富名人的生平事迹,深度解析故居旧址特点和馆藏文物内涵,提炼故居旧址的核心精神文化,通过学术交流,制作纪录片、影视剧等扩大故居旧址影响。二要创新宣传方式。春暖花开之际,值得游玩的地方很多,要想从中突围,必须主动作为,比如,利用时事热点等加强定点推送,结合学校组织春游的需求加强合作等。此外,故居旧址游讲究“三分看,七分听”,相关单位要重视解说词的丰富性、故事性以及解说员的表达能力、控场能力,一次好的解说不仅能带给游客酣畅淋漓的观赏体验,而且通过互联网传播有助于形成口碑效应,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
(作者:李 芳,系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