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江——幸福的花儿在绿水青山间绽放
赵德斌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4月30日 第 08 版)
远山含黛,近水碧幽,春日的村落,入眼皆风景。
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民宿……绿水青山的“好风景”变成金山银山的“好钱景”,正在安徽省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成为现实。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一幅景村同美的画卷,在长冲大地上铺展。
连日来,我深入长冲村,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记,探寻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幸福山”的密码。
“秃头山”长出“金叶子”
走进长冲村堰洼组的阴榜山茶园基地,蓝天白云下,一垄垄茶树郁郁葱葱,连接成片,似一条条绿色腰带,缠绕在山间,汇聚成一道道绿浪,在山谷间涌动。
过去的这片“秃头山”,现在已被层层叠叠的茶树覆盖。
堰洼组的石头资源丰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炮声一响,黄金万两”。堰洼组村民严仁传告诉我,山体用火药一炸,挖机一挖,钞票就源源不断地来了。
“钱是有了,但破坏环境的行为也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聊起往事,严仁传一脸苦笑。他说,那段日子整天是“炮声隆隆、车轮滚滚、烟雾缭绕、污水横流”。阴榜山被挖得满目疮痍,重型卡车把路全压坏了。村民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靠山吃山”的生存方式行不通了。但守着漫山遍野的“破石头”能干什么?石山不仅在村民脚下,也压在他们心头。痛定思痛的堰洼人决定换种活法,开启了绿色转型。
如何改造和利用好石山,培育特色产业,成为堰洼组发展的新课题。
阴榜山是大别山余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呈弱酸性,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非常适宜种植茶树。经过多方考察和评估,堰洼组决定走发展茶产业的路子。
填土、平整、开沟、培育地力、种植茶叶,这几年,堰洼组把阴榜山耕耘成连片茶园,让一处处乱石岗披上了“绿装”,并通过系统治理,变成了生态美好、产业兴旺的“金山”。
“我家在阴榜山承包了山地,靠着这块茶园,每年增收不少。”严仁传黝黑的面庞上泛着微笑。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更鼓了。
堰洼组只是长冲村从“石头经济”到“生态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冲村已把6000亩石山、荒山改造成生态茶园,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绿叶子”长出了“红票子”。
“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绕过一弯又一弯的山路,我来到被群山环抱的长冲村三峰中心村。
目光所及之处,精致庭院、篱笆菜园、文化墙绘等小景观在村落里连点成线、错落有致,村内主次道路古朴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虫鸣鸟叫、孩童欢歌萦绕耳旁,移步换景间,所见皆是和美乡村的“俏模样”。
提起往日的生活环境,很多村民仍会想起“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里现代化,院外脏乱差”这几句顺口溜。三峰中心村的环境曾让人直摇头,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这里旧貌换新颜。
针对环境“脏乱差”问题,长冲村因地制宜,以三峰中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从改水改厕、道路硬化、洁化净化、绿化亮化,再逐步拓展到农房改造、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村庄公共服务完善,让农村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以前这里交通不便,居住环境不好。现在政府修好道路,建了新房,我们的生活质量一点不比城里差。”三峰中心村坎下组村民田克云指着平坦的通村公路和一排排整齐的房子,笑得合不拢嘴,“屋里屋外环境变好了,逢年过节家里可热闹了。去年国庆节,儿子一家四口兴冲冲赶回来,假期结束还舍不得走。”
“腰包鼓了,就应该把居住环境整好一点,提升生活质量嘛。”现年66岁的坎下组村民组长徐成余在自家门前一边喝茶,一边开心地说,“我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闲置房”成了“黄金屋”
长冲村境内峰峦叠嶂,景色宜人,是旅游者心中的“诗与远方”。
在位于长冲村河西组屋后山脚下的万福民宿,负责人胥世奎正在忙碌着,“今天我们已经接待好几拨游客了。每到双休日和节假日,游客们很多,订不到房间是常有的事情。”
我看到,这家民宿现有11间风格迥异的精致客房,屋内温馨,设施简约,远山近水、田野村庄尽收眼底。
前些年,长冲村由村集体、职业经理人共同出资,对万福民宿的房外立面进行风貌提升、内部装修,建设成精品民宿,让曾经凋敝的老屋重焕生机。
最近几年,长冲村通过开发利用农村闲置房屋,有效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实现了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化,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长冲村果园组村民张玉华很早就外出工作,前几年她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在万福民宿担任前台接待。
“真的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收入的工作,还能照顾家庭。”张玉华觉得很满足,“在家门口捧上了金饭碗,日子就是美。”
目前,长冲村已开设了21家民宿,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逾2000万元。闲置农村房屋“蝶变”成特色民宿,成为乡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