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唤醒”更多存量专利
◎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 耘
“截至3月18日,浙江已完成4.6万件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工作,整体盘点率达50.4%,占全国总量的35.7%。”3月1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分享了这组数据。
推进会上,浙江专利转化资源库正式上线,包含13790件高价值专利。其中首批1365件重点推广专利,被推送至全省152个产业专利池,通过数据分析匹配,将被进一步推送至有潜在需求的678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预计今年全部存量专利盘点入库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的行动目标。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旨在推动高校院所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表示,专项行动方案中,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是4项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具有奠基性、牵引性、先导性的首要任务。
解决大飞机研制和批量化生产中壁板自动钻铆核心技术难题的专利转化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超9亿元;强化金属叶片的一道“激光”,近三年为企业新增利润3.6亿元;一套“新能源车用电池换热器”,1年多来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推进会上,浙江专利转化运用十大典型案例发布,涉及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
数日前,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六部门,出台《浙江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行动工作方案》,确定18所高校为重点盘点单位,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其他省内高校院所同步推进盘点工作,逐一明确盘点时间表、任务书。2024年底前,浙江全部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全部存量专利盘点入库。
“平台+服务”促进创新产业双链融合
卢鹏起指出,在存量专利盘活工作中,要从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两方面发力,按照“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要求,盘点一批,入库一批,推广一批。
盘活专利后,转化工作如何有序推进?
在浙江专利转化资源库内,可以省去不少麻烦。据了解,浙江依托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根据省内99家高校院所和省外C9高校对自有存量专利进行自评的情况,结合本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之需,筛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与本土产业适配度高的专利,从而建立这一转化资源库。
高校专利的转化运用离不开金融助力。近年来,浙江省持续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行动,强化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导向,先后落地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知识产权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首单专利实施失败费用损失保险、首单高校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
推进会上,浙江省高校院所专利转化金融服务超市正式启用,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知识产权证券化、运营基金等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打造融“投资基金、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许可转化、证券化”为一体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谢小云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借鉴兄弟省市经验,以全力下好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先手棋”,持续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行动,切实将更多的专利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科技日报杭州3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