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苏作》:古韵匠心成就江南艺术
关注非遗文化的记录与传播,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前段时间,由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和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苏州市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非遗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上映,受到了各界观众的广泛好评。该片还“扬帆出海”,登陆北美,首轮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温哥华和多伦多的主流院线同步上映。7月下旬开始,还登陆澳大利亚、新西兰主流院线。人们被这部致敬工匠艺人的电影深深打动,为其精工细作的钻研精神、巧夺天工的非遗之美、深邃浓厚的人文内涵所感染、赞叹与自豪。
《天工苏作》聚焦古韵苏州,以12位来自不同工艺领域的非遗传承人的视点,较为全面地呈现苏州的灯彩、核雕、宋锦、明式家具、苏绣、香山帮营造、缂丝、玉雕等9项代表性传统工艺,运用颇具匠心的移情叙述方式,深度挖掘工匠所秉持的“讲究、哲思和温度”之造物理念,在回溯传世苏作于历史文化长河中命运流转的同时,更立足于现代发达的科技与互联网语境,探寻千年文化珍宝之革新与突围的希望征途。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饱含对历史的温情凝视,用近乎白描的叙事手法,在苏作匠人们吴侬细语的叙述中,向观众展示他们研究、制作工艺品时的动作细节与考究过程。编导在拍摄苏州灯彩的传承人汪筱文制作苏灯时,从扎架到裱糊再到套色,从自制蜡盘至切割光孔,无一不细致展现其复杂烦琐的制作工序。对于宋锦传承人钱小萍借助显微镜研究宋锦立体复杂的结构序列,将宋锦的编制代码图谱记录于纸面,检查花楼织机出现的细微问题,设计宋锦图样等过程的记录,令观众感受到极其专业与敬业的人文品格。明式家具传承人宋卫东坚持手工锻造,从打磨木器表面的坑洼与瑕疵,到给木料上漆,待晾干后反复打磨上漆至少二十多次,如此精细的传统手工制作过程在导演的镜头下充满仪式感与灵动性,“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大气简约跃然于屏。当文人的巧思遇到匠人的巧手,当古人的智慧结合科学的原理,苏州手作在千百年间完成了从工巧到艺术的蝶变,成就其独特的苏作精神与人文魅力。
《天工苏作》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深入体察匠人心灵深处的情感激荡,展现他们鲜活的忧欢、困惑、选择与期望,建构出一个令观众产生情感转向的共情空间。围绕船点技艺,影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沉睡的手艺可以被亲情唤醒的温馨故事。影片通过娓娓道出的温情故事,于情感细微处挖掘意蕴更为广阔、内涵更为深刻的人文传统与关怀,让我们不仅能够感知并理解手艺,更能共情他们的困境、梦想与追求。在这个意义上,《天工苏作》不仅展示了中国古老技艺的魅力,更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念,弘扬了新时代的中国工匠精神。
择一事终一生,是每一位匠人的毕生操守。而如何在时代的更迭中做到守正且不断创新,也是所有匠人都要面对的人生难题。在悠远绵长的文化脉络中,非遗曾遵循自身的步伐与节奏,嬗递传承。但在历经机械工业浪潮与现代经济冲击的洗练后,散落于民间的非遗文化正在逐渐失去它们的原生土壤,甚至面临着传承凋敝乃至消亡殆尽的艰难处境。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工匠艺人在捍卫传统的同时,更应以包容开放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考验。
编导者匠心独运,围绕“传承”与“发展”设置了主要的冲突线,张弛有度地展现了以苏绣和香山帮营造为代表的匠人团体所面临的困境,贯穿着传统与现代、梦想与现实、集体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两千多年来,苏绣能够长盛不衰,皆有赖于绣娘们思想灵活的变通与技法的革新。
《天工苏作》记录并呈现了关于苏州非遗的典范文本。影片鲜明的地缘特色,温婉的苏州韵味,通过营造烟雨姑苏、青衣瓦巷、桨声灯影的唯美意境,在幽幽淡香中,我们获得了回望历史的生动视角,触碰与抚摸了比记忆和想象更为动人真切的苏州古韵。当巧夺天工的苏作作为大时代的一个侧影,在充满温情的故事叙述中,被纳入广阔的银幕世界,于巷陌深处隐喻和勾勒,作品就获得了一种超越遗产视野、聚焦人文关怀与民族文化复兴的艺术力量。
(作者:周安华,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刘垚娜,系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