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保冉伟:商业保险是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养老金融市场的影响备受关注。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也是国办2024年对外发布的1号文件。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挑战。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9%。同时,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预测,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1%。此外,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19万亿元,届时将占总消费的28%,占GDP的9.6%。另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2030年老龄产业潜力将占到GDP的五分之一,2050年将达到三分之一。
在1月22日的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说,发展银发经济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发展银发经济有利于顺应老年人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趋势。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孕育着新机遇,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新支撑。
此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将“养老金融”明确列入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篇章之一,意味着丰富养老金融服务已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的题中之义。水滴公司合伙人、水滴保总经理冉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发群体的养老需求多样且迫切,市场潜力巨大,但现阶段也存在供需不匹配的现象,养老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商业保险,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同时也在推动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新需求。
冉伟称,商业保险是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当前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年金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商业养老保险在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以及与养老医疗服务结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优势。这可以有效兼顾老年人群在资金规划、养老护理、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印发的《意见》对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意见》强调,要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将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延伸至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同时,发展养老金融,制定完善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拓宽养老服务机构融资渠道,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银发经济孕育新机遇,催生新挑战
谈及这些举措对机构和保险公司在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影响,冉伟认为,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金融市场的规模和需求将持续扩大。这将大幅激发机构和保险公司在供给产品设计和提高服务能力方面的动力,有助于整个养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行业的专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满足银发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针对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所面临的挑战,冉伟认为,预防金融风险、完善供给设计和提升服务能力是关键问题。他强调了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严谨的投资组合管理、合理的产品设计和销售政策等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同时,他指出当前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和风险偏好人群的保障需求。
冉伟强调,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以满足银发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需要更灵活、细分、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创新。此外,他强调了保险公司、银行机构、互联网科技公司、养老产业服务公司等各方应共同参与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降低金融风险,丰富产品供给
吹风会上,张世昕指出,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刚刚起步,供给体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需要,质量效率也有待持续提升。
谈及《意见》对养老金融市场的影响,冉伟认为,这些举措将规范市场并刺激创新。他表示,《意见》为银行和保险机构养老金融服务指明了探索方向,引导市场参与者向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化方向可持续发展。水滴保也将积极开展养老金融服务的多领域探索,用互联网科技助力保障银发群体有保可医。
针对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挑战,冉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市场参与机构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严谨的投资组合管理、制定合理的产品设计和销售政策等,以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其次,应丰富产品供给设计,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保障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养老需求的差异,设计满足细分需求的产品。第三,保险公司、银行机构、互联网科技公司、养老产业服务公司等应共同参与,提升服务能力。在售前、售中、售后全链条服务环节,整合各方的数据和信息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以提供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同时,应更加丰富老年人服务触点。最后,抓住数智时代的技术红利,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能力等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防范风险。但是,科技应用也带来了数据隐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
满足银发人群多元化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近年来,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我国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万亿,产品种类和数量也具备了一定规模。
随着老年群体消费理念的转变,养老消费市场将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冉伟表示,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国家政策鼓励第三支柱发展,为保险行业在养老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冉伟认为,保险在养老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保险行业更加直接地参与养老社区、健康管理等康养服务的提供,为资金管理和消费两端的闭环打通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他强调,保险机构应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银发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针对未来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冉伟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应探索寿险的创新,比如保险和养老服务的联动,或包含长护、临终关怀等多种附加保障和服务的混合型寿险保单。其次,应关注养老社区的发展,尤其是居家养老这一未被开发的市场。他表示,如何找出有发展潜力的细分部分、找到可商业化的服务痛点,并与保险公司的保险支付功能相结合,值得持续关注和期待。
展望未来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冉伟表示,随着老年群体消费理念的转变和养老体系的不断完善,预计市场将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他强调了保险行业在养老领域的发展空间巨大,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养老领域的延展服务方面,保险机构能够更好地参与养老社区、健康管理等康养服务的提供。同时,他呼吁中国养老金融产品和养老服务市场应结合本土国情下的思考和创新,进一步探索寿险的创新和如何将保险支付功能与商业化的服务痛点相结合。
热门相关:拳罡 扑倒老公大人:龙总,我爱你! 重生隐婚:Hi,高冷权少! 唐土万里 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