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完美扭开奥利奥,麻省理工整了个“奥利奥学”

只要看过广告或者吃过奥利奥,那么你的答案应该和我一样,“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随着奥利奥的风靡世界,这句广告词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块饼干的默认吃法。

尽管没人会质疑这种吃法,但是仍然有人乐此不疲的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这个早已成为共识的结论。他们甚至还为此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奥利奥学”。

奥利奥学是个啥?

简单点说,“奥利奥学”是个近段时间,从麻省理工学院的论文中蹦出来的新词。在这篇旨在探究如何完美扭开奥利奥的论文中,作者特地对此做了解释:“(奥利奥学)来源于奥利奥饼干,主要是对夹心饼干流动与断裂的研究。”

为了能更方便与直观的控制实验条件,研究团队还借助3D打印技术,设计并制造了一台可以通过精准施力,拧开奥利奥的装置。除了供自己研究之外,作者还特地在网上发布了这台装置的设计图,并欢迎大家自己来尝试这个有趣的实验。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之后,研究团队最后得出了结论:虽然能影响完美扭开奥利奥的因素十分之多,但是无论你如何操作,人们都只能和广告中的一样,完美扭开奥利奥饼干的其中一面。

在发布之后,这篇文章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面对着这个被无数人认同的结论,有人提出了质疑。他们指出,每块奥利奥在被生产时,是无法确定饼干与奶油馅料的粘合程度的,所以仅通过小规模实验,就得出这种结论是不严谨,甚至是毫无意义的。

也有很多网友并不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尽管结果可能人尽皆知,但这个实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过程足够有趣,并且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自己动手,参与其中的机会。

但不论哪种论调,都无法解释这个研究的诡异之处——真的有人在认真研究奥利奥?

吃最好的饼干,整最狠的活儿

其实,早在麻省理工的论文出现前,如何完美的打开奥利奥,就已经是大家研究或者说整活的常客了。

比如说采用最直接的方法,把奶油馅料用火烤出来。

如果不嫌麻烦,你完全还可以选择用手边的工具,自己组装一台能劈开奥利奥的机器。

有人老实研究如何打开,也有人选择直接弃疗,开始整活。比如说来个会让原教旨主义者震怒无比的一口吞。

或者是来点什么“培根裹奥利奥”之类的黑暗料理,帮官方探索一下奥利奥可能的新口味。

发现了这股浪潮后,一些媒体也制作了相关的恶搞新闻,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整活大军”。

实际上你可以发现,有不少人是愿意正儿八经的去研究如何完美打开奥利奥的。但也有人并不在意这些,他们就只想整个活,这也就让之后的画风开始变得奇怪了起来。

例如专门制作一把能将奥利奥当子弹打出去的枪,让饼干在物理意义上彻底分解。

把一大包奥利奥中的所有奶油馅料分出来,搞一个“巨无霸”版奥利奥也是可选项之一。

随着大家将奥利奥黑白相间的配色熟记于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试图给身边黑白相间的玩意儿安上像是“奥利奥”、“小饼干”之类的名字。

这股啥都要“奥利奥”的风潮,也不可避免的走进了主题色里同样有黑色的P站,毕竟“黑白配”也是P站的热门题材之一。

玩梗之王还是营销鬼才?

奥利奥的成梗与流行,固然与大家对它的喜爱有关。但其实,官方对此的支持甚至亲自参与营销也是其能流行的重要因素。当大家都开始玩梗时,官方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于是你就能看到官方下场,开始亲自整一些雅俗共赏的好活了。

在奥利奥100周年时, 官方于Facebook上开启了持续100天的“Daily Twist”活动。通过将奥利奥与牛奶进行多种组合,人类历史上的各种瞬间被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出来。

例如用奶油馅儿来还原“人类历史上的一小步”。

马里奥大叔打出的不一定是子弹,也有可能是块奥利奥饼干。

通过身材比例来完美还原《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也是一种妙趣横生的方式。

在吸引大量关注的同时,这项活动也创造了平均每条消息140万次的恐怖互动量,这个数字是之前奥利奥Facebook互动量的十倍还多。而这还只是奥利奥整的众多狠活之一。

比如在国内,奥利奥会与知名品牌进行联动,推出各种各样的联动产品。比方说奥利奥在2018年与天猫合作推出的“黑科技DJ台”。

2020年,媒体报道了一颗小行星即将与地球擦肩而过的消息。尽管科学家们反复确认它对地球构不成任何威胁,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奥利奥官方来借题发挥。他们宣布将在挪威建立“全球奥利奥保险库”,并会在此存储奥利奥以应对“可能的末日”。

没人知道大家为啥会对这块饼干如此痴迷,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是享受这个玩梗过程罢了。

而关于奥利奥的正确打开方式,从来就没有什么正确答案。无论是扭开还是其他方式,只要它能玩梗,让自己能参与其中,找到乐趣,那就足够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奥利奥名称类似的“奥利给”也有着这股潜力,毕竟除了喊口号,玩梗之外,你还可以买到同名饼干呢。

热门相关:灵境行者   权相嫡女   神秘总裁小小妻   慕先生的小骄傲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