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谈】战争与无人机,和游戏玩家有什么关系?

虽然最近关于游戏的重大新闻已经太多了,但我实在没想到,阿富汗局势也能带上游戏玩家。

央视网最近的一则新闻提到,在过去10年,美军发动了1.3万次无人机袭击,其中误伤了不少平民,而“这些无人机操作员都是高中毕业,基本上就是电子游戏玩家”,后面还接上了一句“4个月的训练就能决定被袭击人的生死”。

无人机操作员和游戏玩家的相性高,其实不是件新鲜事。2016年,利物浦大学发布了一个一个针对操作无人机系统(UAS)能力的简单评估,评估人员分别是玩过飞行模拟游戏的玩家、私人飞行员和专业飞行员。评估结果显示,飞行模拟玩家在操作期间的某些表现甚至超过了专业飞行员。报告内容全文都被放在了《Air & Space》官网上,虽然最终结论仍然是“整体上看专业飞行员在复杂任务下有其不可替代性”,但也肯定了“玩飞行模拟游戏的普通人确实很适合操作无人机。”

这篇评估之所以认定游戏玩家适合操作无人机,是因为无人机操作系统和空战游戏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比如说“监视器画面和实际操作有延迟”,这对早就习惯了手柄、键盘操作延迟的游戏玩家而言,很容易理解,而一直开真飞机的飞行员反而不太能很快熟悉这点。

然而,这些都是可以很快训练出来的——理解不了延迟,就多操作几次,总能习惯。反而是专业飞行员的很多能力无法被普通人快速学会:专业无人机要执行的任务往往情况复杂多变,还涉及大量乏味的长时间警戒(基本就是盯着空无一物的屏幕看上几个小时)和突然的临场判断,未经严格训练的游戏玩家很快就会疲倦,操作失误大幅增加,远不如专业人士来的靠谱。

因此评估的最后还是建议:由专业的现役、退役飞行员来操控昂贵的攻击无人机。大多数国家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而美军之所以选择“4个月内将高中生培养成无人机杀手”,则是出于更现实的成本考量。美国卷入的大部分战争行为都涉及大量的低烈度“治安战”,参与这些作战的无人机往往价格不像专业攻击机那么昂贵,操作性也比较低(这种成本考量最后的恶果就由阿富汗平民去承担了)。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短期培训计划,玩过《生化危机》系列的玩家应该很熟悉这一套:臭名昭著的保护伞公司之所以研发T病毒,也是为了解决“廉价治安战”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培训低素质无人机操作员和用T病毒制造暴君并无差别——只是没有把某些地区的人命当人命而已。

而对此的抨击也很早,卫报和BBC等西方主流媒体早在2013年就开始报道类似问题。在利物浦大学开始对玩家进行无人机操控评估的同一年,游戏行业也发了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无人机战争背后的惨状,苏格兰的开发团队 Biome Collective在2016年开发了一款名为《杀伤区》的游戏,还原了2004年美军首次将无人机运用在现实战争后的惨状:这个在现代战争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除了杀死既定目标,还杀死了4名无辜平民,其中两人是儿童。

虽然游戏的流程只有五分钟,但却用长篇的文字讲述了“无人机杀人犯”的真正问题所在——在中东,90%被美国无人机炸死的人,都与轰炸目标毫不相干。“热点地区”的天上永远响着若有若无的嗡嗡声,提醒着当地居民,美国的无人机随时可以将炸弹投到他们头上。面对无人机的杀伤,普通人犹如身处封闭的盒子之中,躲无可躲。

这些,和游戏玩家这个群体其实无关,没有高中毕业的游戏玩家,难道美国军方就找不到易于培养的低价工具人吗?把杀人武器操作者刻意和游戏玩家挂钩,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只是,在这一时期,任何事情都仿佛有了关联。

安布雷拉公司的伞能挡住无人机炸弹吗?

 —— CaesarZX

热门相关:请公子斩妖   你好,我最爱的人   恶魔王族   星界使徒   一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