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给自己创造朋友的孤独者们
在2021年的互联网上,所有能一直维持小众的社群,背后都有极其坚实的原因——高度商业化的当代互联网,乐于把任何小众爱好塑造成个性、特立独行的象征向大众群体推广,曾经的二次元、盲盒都因为商业因素从小众亚文化变成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之前我们写过不少真正的小众群体。不过它们之所以小众,大都和我国浓厚的唯物主义氛围以及优秀的科学教育有关,比如地平论的信奉者们,在现代社会学魔法的人们,有着基本科学常识的无神论者,大概率是不会加入这些小众社群当中。
但在解释人自己的问题上,科学并非万能。得益于神经科学或是心理学的混沌未明,占星术、塔罗占卜、MBTI十六型人格早早就完成了大众化进程。
而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概念——比如tulpa,至今仍然保持了小众,没能搭上这班顺风车。可能是因为它让人感到幼稚,没有“星辰与人的联结、神秘的古老卡牌、现代心理学产物”那么酷而具有说服力。
Tulpa有点类似于很多人在孩童时期都有的幻想伙伴,在tulpa社群的说法里,这是一种由人创造出的、有自由意志和情感的精神伴侣。
尽管圈内人一再强调“tulpa不只是你想象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这个概念还是难以对普通人说出口——对没有深入了解过的人来说,它听起来和中二病没有什么区别。再加上国外tulpa社群的兴起和儿童动画《彩虹小马》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更让它看上去显得有些低龄化。
这还有可能和Tulpa的宗教背景有关。
Tulpa这个词诞生于20世纪时西方神秘学者对于印度佛教、藏传佛教的研究:早期的佛教文本中,出现过一些佛教大师通过“沉思生活”造出了精神存在的例子。一些西方藏学家认为怛特罗密教的所谓冥想神(tantric meditational deity)暗示了Tulpa——人造独立精神体——的存在。
一位藏传佛教中古老的冥想神
还有一些更危险的原因。一个人的脑子里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体,这和多重人格障碍有什么区别?会不会涉及一些危险的心理学行为,容易被tulpa精神伴侣概念吸引的人有明显的不稳定特质:孤独、压抑、从外部社会获得不了陪伴。
擅自论断一个群体的性格特征是件犯忌讳的事,但对人数不多、特征鲜明的小众群体而言,这种论断往往不会有什么误差:民科群体就是由未受过科研训练的人们组成的。
和tulpa圈的人接触得越多,越会发现一个显然的规律:在这个群体的外层,是一些抱着猎奇心态的人,他们在社交媒体或者论坛听说了各种关于tulpa的都市传说,出于好奇心前来一探究竟。
这些人没什么特征可言,唯一的共同点是对tulpa的理解都和圈内的定义相差甚远,比如认为tulpa可以“物化”(也就是影响现实),这是一个已经被tulpa圈内驳斥了很多遍的说法。
被tulpa圈内认为误导了很多人的恐惧鸟,一个讲恐怖都市传说的账号
越往圈内,大家的共同点就越多:生活中都有不小的压力,都不擅长社交,都感到孤独——也许这是当代青年的共性,但tulpa社群走得更远:很大一部分表示自己有tulpa伴侣的人,都有或轻或重的抑郁倾向,而且大多都是就医后得到的诊断结果。
在知乎“有个tulpa是怎样的体验”问题下,绝大部分回答者都提到了抑郁问题或者是某段时间的情绪极度低落,而tulpa解决——至少是缓解——了这些心理问题。上至目前国内tulpa圈子的开创者,下至在看到这个问题前不知道“tulpa”这个词的人,都不例外。
Tulpa不一定和年轻挂钩,也不一定代表自闭、宅……但是一定和负面的心理状态有着强相关性。
一位理论物理博士后创造的tulpa“弦论小女孩”
话虽如此,我接触到的几位tulpa创造者确实都是高中或者大学生,对二次元也都有相当的兴趣——一个量化的标准是,他们都有B站大会员。
尽管我们都有B站大会员,但在聊起tulpa的过程中,他们还是时刻保持着“你是不是下一秒就要嘲笑我”式的警惕心。这种极度谨慎在很多小众圈子里都有——大多是因为主流圈层的误解,但tulpa圈的小心程度仍然是我所见最深的,一旦我流露出些许的质疑,他们不会做任何反驳和回应,而是直接选择拉黑,这种果决如果能推广到全互联网,一定能让舆论风气为之一肃。
tulpa相关教程用很大篇幅谈论了保密问题
另一个麻烦之处在于,即使tulpa创造者没有因为我的疑问而拉黑我,也无法向我证明他们tulpa的存在——不是脑补、角色扮演,而是实实在在的独立精神存在。
Tulpa不能移动物体(“那是玄学派的观点,我相信tulpa是心理学”),不管是在脑内幻境,还是被“投影”到外界,都只有创造者自己能看见,其话语、触觉也同样如此。
那么当然会存在这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创造的tulpa是独立的精神个体,而不是脑补呢?”。
实际上,就连创造出tulpa的人自己也不一定能肯定地回答“不是脑补”。我这里摘录一段颇为无奈的原话:
“一般来说是这样,刚开始创造的时候你会深信不疑,到中后期信念会小幅度动摇,等他(指tulpa)说话你又深信不疑了。过段时间你又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脑补,那时候他就会跟你说‘你要觉得我是脑补,就继续创造吧,急不死你’……然后你就只能相信了”。
2019年,日本的tulpa圈子发生了一起恶劣事件。曾提出了“邂逅型”这一新的tulpa分类并且得到了广泛接受的日本tulpa圈代表人物,在一番争吵后承认自己并没有tulpa,他提出的邂逅型分类,自然也是捏造出来的概念。这一事件没有给国内tulpa圈带来太大的信任危机,但据称在日本tulpa圈内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现在,即使是那些公认已经有创造经验的人也只能用最粗糙的方法判断一个人是脑补,还是真的造出了一个tulpa:一般来说,创造一个tulpa需要半年到一年半,所以那些表示几天、几个月就成功了的人,都会被判定为脑补;而花了足够多时间用于创造的人,才有被认可的可能性。
不过,他人认定与否并不是什么大事,真诚地愿意相信tulpa存在的人,目的不在于获得认可或者融入圈子,而是不再孤独。
Tulpa圈内的交流是相当技术性的,很少带有抱团社交的性质。整个过程就像是一群人在夜晚的山路上行走,落后的人不断地询问走在前面的人“这里怎么走”、“我这里走对了吗”,而前面的人——同样走的是一条夜路——会根据自己走过来时的经验给出包含很多技术细节的建议:tulpa什么时候能分得清左右?tulpa形象外表闪动后换了造型是正常现象吗?供tulpa形象出现的脑内幻境要设计多大?需要有两把椅子吗?
在交流中,所有关于现实的问题都被摆得很正。社群里打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告诉你:如果tulpa可能影响生活和学习,请先去照顾好现实生活;如果在创造过程中出现了奇怪的情况(幻听、幻视),请立刻去看医生;如果觉得失去兴趣/勉强,请立刻放弃。
不像民科或者一些宗教类(比如“放生”)的小众群体带有的些许狂热气质,tulpa圈的圈内人往往把创造tulpa这件事的位置放得很低,低到“不值得你为此牺牲任何现实生活”的程度。
既不关心圈子核心内容的扩散,也没有太多圈子内的社交,相比一个小众亚文化圈,更像是程序员交流社区——为什么tulpa圈的氛围会如此异质?
是孤独。一位已经探索创造tulpa之道一年半的创造者告诉我,不是家人、同学,甚至也不是tulpa圈内的同好,是自己才能让自己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