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透纳等19世纪英国艺术大师绘画作品首度集中亮相国家大剧院

(环球网 记者 安绮)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也是其美术领域发展的黄金年代,新的艺术思潮接连涌现,英国画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面貌。近日,“蒸汽时代的回响——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特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东厅)火热展出中。展览于2023年12月23日开幕,将持续至2024年3月25日。

此次特展将目光聚焦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本土艺术的发展,展出了对后世颇有影响的风景画家代表威廉·透纳、改革先锋拉斐尔前派等诸多艺术大师的油画、水彩、素描、雕塑等珍贵艺术原作和精美的织物、器物等近百件展品。展览以“自然之景”“美的崇拜”“万象众生”三个主题进行划分,带领观众走近多元而立体的维多利亚时代。 

“自然之景”展出了19世纪英国画家创作的风景作品。英国风景画不仅是英国的民族画派,还是推动西方绘画发展的一股至关重要的力量。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风景画家不仅用画笔描绘出本国辽阔壮丽的海景与静谧美好的田园,以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唤起大众的民族情感;还在“大旅行”时代的持续影响下,通过环游欧洲各地,甚至以东方世界景象来充实风景画的内容,记录着异域风光。

本次展览最令人瞩目的作品是威廉·透纳晚年时期的代表作《沉船浮标》,该作品笔触恣意洒脱、气势浪漫恢弘,不仅展现了浪漫主义风景画家透纳在艺术创作中对光与色的实践,还表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19世纪末法国印象派的诞生提供了重要启示。

“美的崇拜”展出了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出现的拉斐尔前派、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与古典主义等艺术家作品。艺术家们发现当时社会快速发展后产生的弊病,因此他们通过艺术创作或进行道德宣教、或进行复古怀旧、或追求美的形式、或带来象征隐喻,总之对“美”的追求与崇拜成为维多利亚时代具有反思与革新精神的艺术家们不断触碰与叩问的主题。

作为拉斐尔前派中的三位重要领军人物,威廉·霍尔曼·亨特、约翰·埃弗里特·米莱和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的作品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亨特的《圣亚尼节前夜》《意大利孩童》,米莱的《梦回往昔:蹚过浅滩的骑士》《索尔韦的殉难者》以及罗塞蒂笔下的《简·莫里斯》展现出了拉斐尔前派从早期追求自然主义,在作品中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到晚期放弃了对自然的追求,影响到了后来出现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的出现。

作为英国唯一以画家身份而获得男爵头衔的人,弗雷德里克·莱顿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画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精致典雅的古典风格带入英国学院派,再现了希腊人理想中的和谐美。本次展览中也展出了体现莱顿典型艺术风格的油画作品《挽歌》与雕塑作品《与蟒蛇搏斗的人》。

“万象众生”展出的大多为反映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不同阶层社会现状的绘画作品,以及女王的礼服与精美的中国瓷器、景泰蓝等器物。从这些展品中既可以看到上层阶级生活的优渥精致和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状态,也能通过反映社会现实主义的作品,如《投河女人》《黄昏》等作品中看到底层平民在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处境中面临的生存困境与哀愁。

在本次展览当中,观众可以沉浸式感受到19世纪的英国正如当时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所表述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曾因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而获得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荣耀与财富,铸就了英国美术发展的璀璨与辉煌;但社会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晦暗与忧伤。

据悉,由国家大剧院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优想艺众(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策展人李默表示,国家大剧院不仅是表演艺术的殿堂,也是综合艺术的展示平台。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体现出国家大剧院在视觉艺术领域与国际接轨、打造高品质综合艺术展示平台的文化职能所在,也为中国观众多元而立体地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打开了一扇窗口,由此让大家可以近距离感受英国美术黄金年代的群星闪耀。(完)

热门相关:顺明   抗日之全能兵王   抗日之特战兵王   官策   陆先生偏要以婚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