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中国足球跌跤再求治
中国足球怎么了?中国体育全民健身,奥运夺标,为什么足球总也搞不上去?可能很多人都问过这些问题。问题直白,答案复杂。
首先,做过的事情不一定都搞懂了。中国人羡慕巴西球员的脚下功夫,将足球称为艺术;中国足球历经几代球员的努力,也曾位居亚洲前茅,因而一直将足球视为一项竞技,而竞技运动的目标一定要为国争光;及至屡战屡败,将士们还在努力,但赛场外已经不耐烦,舆论也不屑于围绕屡败屡战做文章,于是有了“足球就是游戏”的说法;忽如一夜,行政足球改成了市场足球,广告牌升级为“摇钱树”,老板的胆子比机遇和财力更起作用,足球比赛、球员转会、俱乐部兴废都不过是买卖和交易。结果,中国的足球达不到艺术境界,谈不上竞技水平,当成游戏也没玩好,足球经济既烧钱又毁人。
同样的或是类似的办法,在世界足坛不乏成功之例,在中国足球实践中却不灵光,颇有“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味道。改革开放40多年,在众多体育项目乃至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足球是起步较早、步子较大的,然而,事情还未准备好。足球运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只有昏昏然的争议,没有趋同的认识。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足球的文化教育功能持续弱化,无论是踢球的、教球的,还是管球的,大多将踢球看得比做人要紧,只图从足球中索取,不是想着足球要回馈社会。
这两天亚洲杯小组赛国足三战一球未进,如此已无体面可言。中国足球曾经在举国体制下实施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明确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三个为主”战术追求,在世界杯之外、对手重视程度有欠缺的比赛中,跟世界强队掰过手腕。在“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下,青少年比赛中曾出现过令人欣喜的成绩和人才。在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下,重金购来外力相助,也能在亚洲竞争中出人头地,带来一时欢愉。正确的发展道路需要持之以恒,方能结出果实,中国足球仍在延续朝三暮四、摇摇摆摆的教训。探索中的路径需要强化监管,中国足球仍在换汤试药,求索良方。
足球运动有“天下第一球”之称,其广泛的社会性决定了在经济价值、文化传播等方面超出所有竞技项目,故而吸引了社会多方面多形式带着不同目的的关注和介入。同时,在竞技成就、管理漏洞等方面的风险程度也高过其他项目。有利可图的场域,必须严加防范,中国足球若总靠亡羊补牢,不足以应对环境日益复杂以及鼠窃狗偷。假赌黑侵蚀了中国足球的社会形象,挥霍了辛劳积累的社会财富,更破坏了社会公信。40多年前,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受暗算,结论是“没有经验”。足球在社会改革大潮中翻车,不能再以“没有经验”来脱身。
世界杯足球赛创办近百年,历经战争、灾难等干扰,持续闪耀于世界体育竞赛的舞台。它没有提出哲理深刻的口号,也看不出有什么崇高理想做支撑,但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和顶级赛事的感召,足以将几十亿人的心神和目光聚拢到绿茵场上。历史上,国际足联曾经有过世界杯是精英之战还是全球推广的争议。最近几十年,这项影响最大的单项竞赛不断改进赛制,兼顾高端与普及,不同实力档次的球队都有自己的目标。但中国仍是尴尬的看客。
急功近利之害世人皆知,不切实际的幻想势必导致背离规律的做法,中国足球尝尽苦头。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奥林匹克精神,锦标至上的追求在成王败寇的传统观念下与长期落后的足球现实交织。关注与期盼也是双刃剑,除了胜利,任何结果都被视作不可接受,这样的社会心态和舆论环境已是泰山般的压力,如果独木桥成了无可选择的常态路径,就不是批几句“锦标主义”所能改变的了。
体育运动项目纷繁,一种是不同国家、民族各有短长,另一种是不分国家、民族,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和普遍的社会文化价值,足球属于后一种。中国从来不是足球强国,在人口资源转为专业人才资源、社会化组织运作等环节,仍徘徊在足球规律边缘,未能掌握发展的核心要义。世界杯和亚洲杯都在扩容,中国足球身后不断有追兵赶上。一次次挫折刻骨铭心,虽然让人们不满、不解,但得益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先天魅力,中国足球从不缺少受关注程度和影响力。
广泛开掘足球运动的教育功用,培养丰富健康的足球文化,深化足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职业联赛及相关产业链的监督,制定和坚持科学的足球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向世界杯等各项高水平国际大赛冲击,中国足球一定能回到大众生活当中,重新成为人们喜爱,并且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匹配的运动。(作者是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
热门相关:少林武僧在异界 重生隐婚:Hi,高冷权少! 天河大帝 天河大帝 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