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华:“中国产能过剩论”藏着四个逻辑陷阱

在全球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和相应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不仅在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为代表的新型产业领域实现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还日益成为相关产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此背景下,西方一些国家政界和媒体上近期泛起一股污蔑中国“重演产能过剩”的论调。较之十多年前西方对于中国“输出产能过剩”的指责,当前西方语境下的这股对华攻击抹黑主要集中在“高技术”领域,本质上是西方国家在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中显现出颓势和无力感,于是转向简单粗暴的保守主义操作,试图通过再次强扣“产能过剩”的帽子来对中国施压。只要深入剖析,就能发现这种论调背后藏着逻辑陷阱。

首先,全球绿色发展的需求是逐渐增长而不是有限的。当前这股“中国产能过剩论”的一个逻辑前提,在于国际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这种假设忽视了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倾向、技术进步等带动的消费需求变化,也忽视了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巨大潜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些目标的规划和实施呈现出分批次或分阶段的特征,随着不同国家不同阶段“双碳”政策的落地,绿色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带来的经济效应也将以阶段性的形式逐步释放,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需求预计也将持续增长。

其次,西方有意无意地曲解中国产能提升的所谓“冲击就业”和“非公平竞争”等问题。西方抹黑中国“产能过剩”的政客和媒体宣称中国企业和相关产品以较低价格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导致诸多与制造业相关的“好工作”转移到中国,由此影响甚至“阻碍”其他国家的就业与整体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辞包括美国总统拜登2024年国情咨文中谈到中国时使用“不公平的经济行为”一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在公开讲话中称,无法容忍欧盟国家的工业基础“因不公平竞争而受到损害”。类似逻辑的错误在于故意淡化甚至忽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的变化以及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积极贡献。

近些年来中国在智能制造、清洁能源、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的投入与发展,一方面是基于自身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客观上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中国在这些方面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目的不是为了抢走美国或欧洲国家的“好工作”,而是寻求减少自身对低端制造业的依赖和对资源的消耗,实现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这种转型升级同时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鲶鱼效应”,有助于推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中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目标与做法,都与西方带有明显地缘政治意图的操作截然不同。最新泛起的这股“中国产能过剩论”还内含着对中国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妖魔化,虽然产业政策在美欧早已有之,但西方政客和舆论现在宣称中国的做法与西方在性质和规模上都不一样,硬要描画出某种“西方单个公司与中国国家层面进行竞争”的图景。这种逻辑的错误之处在于忽视了中国相关产业政策在出发点上就与当下美欧力推的产业政策有着明显区别,我们是着眼自身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力促相关产业发展,美欧则带着浓重的排外和保护主义色彩,甚至附带强烈的地缘政治谋划。更重要的是,中国还不断在国际自由贸易框架内调整自身政策使其更加合理,努力实现与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平衡。

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就都有各自的产业补贴政策,特别是在汽车和航空制造等关键产业领域。当前,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芯片与科学法》等都是通过提供大规模财政激励来推动本土先进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而且都明显带有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意图。相对而言,中国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作,持续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体系,这些才是评价中国经济产能乃至更广泛领域发展的客观理性视角。

第四,中国始终重视消费和内需驱动,而非依靠“对外输出过剩产能”实现自身发展。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还声称中国“支持生产商扩大生产”势必导致“国内供需失衡”,借此督促中国更多关注促进国内消费而非通过更多投资加剧“产能过剩”。这种逻辑无视甚至歪曲中国在调整自身经济结构以及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过程中的诸多努力。

一方面,某些产能受到重视并显著提升,并不只是出于中国主观筹划,更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要求。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全球制造中心和产业链供应链重要枢纽,其产业结构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需求驱动。按照市场逻辑,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当然会促进相关产能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产能发展重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往往只在必要时才进行宏观调控。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强调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更加侧重消费和内需驱动,这都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相信西方国家企业也会从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破解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逻辑,我们可以发现,渲染炒作所谓“中国重演产能过剩”,很大程度上是西方一些国家掺杂地缘政治思维、掩盖自身保护主义操作的说辞。诋毁中国产能提质增效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也暴露出西方相关国家在新兴产业赛道上相对落后的“酸葡萄”心理。但正所谓公理自在人心,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当下,中国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只会得到越来越多肯定与认可。(作者是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热门相关:南少,你老婆又跑了   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   隐婚365天:江少,高调宠!   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   纣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