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三人谈:“AI成龙”遇冷,数字人技术遭遇影视瓶颈?
编者的话:近日,电影《传说》上映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它是影视明星成龙主演的作品,更因为这部电影大量使用了人工智能(AI)数字人技术。但出人意料的是,影片上映后的票房与口碑双双失利。2024被称作“AI应用爆发元年”,AI在各个行业的落地已成风潮。观众为何不接受“AI演员”?数字人技术遭遇影视瓶颈了吗?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触动人心
李志起
观众对于“AI成龙”的冷淡反应,其实并非无迹可循。在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中,观众往往更看重艺术本身的真实性和感染力。AI技术虽然能够模拟出成龙的形象,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到以假乱真,但它很难完全复制成龙作为一个人的独特魅力和表演细节。观众进入影院,期待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希望看到演员的真实情感和细腻的表演。AI数字人尽管技术先进,但想做到触动人心却很难。
此外,技术的不完善也是导致“AI成龙”遇冷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的AI技术,虽然在视频生成、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模拟人类复杂情感和细微动作方面仍有待提高,很难实现完全“数字重现”。电影中的“AI成龙”,可能在某些镜头下显得生硬和不自然,这种不自然感很容易被观众在大屏幕上捕捉到,从而影响观影体验。
更深层次地看,这次“AI成龙”的遇冷也反映了观众对于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某种担忧。在数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人们开始反思技术对于艺术原创性和真实性的冲击及影响。当技术可以轻易地复制和模拟任何形象与声音时,艺术的独特性和原创性是否会受到威胁?人类的真实表演是否更加难能可贵?观众对于“AI成龙”的冷淡,或许正是对这一问题担忧的体现。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利就全盘否定AI数字人在影视业的应用前景。在笔者看来,成龙的这次大胆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艺术界和科技界不断加强合作,不断探索和实践。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AI技术的跃升和艺术创作的不断创新,我们有望看到更加自然、真实的AI数字人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
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时,不应忘却艺术的原始魅力和观众对于沉浸式体验的内在渴望。在这条探索之路上,观众的热情接纳与市场的积极反响,将成为我们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作者是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
莫将技术工具变成商业噱头
董铭
用AI数字技术来打造“年轻版成龙”,让他“返老还童”,再上沙场,是这部《传说》的最大卖点。其实,这项“黑科技”此前曾在多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过。如《终结者:创世纪》中的年轻版施瓦辛格、《本杰明·巴顿奇事》里颜值巅峰的布拉德·皮特,以及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中让威尔·史密斯和年轻的自己演对手戏等。可以说,这项数字特效技术在国内影坛的应用是科技发展趋势,并不意外。
笔者以为,《传说》之所以遭遇较多负面评价,真正的原因在于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的“一眼假”。片中的AI人物存在表情生硬、眼神不自然等情况。甚至在一些本该悲伤的场景下,“AI脸”居然引发了笑场。与真实演员相比,影片中AI难以传达角色细腻的情绪。
除了AI演员是否能做到“形似且神似”之外,剧情是否跌入俗套、剧本逻辑是否牵强也是影片本身能否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作为20年前《神话》的姐妹篇,这部2024年的新作仍在重复着“时空穿越”“英雄救美”的老梗,剧情处理得并不流畅连贯,笑点也显得“很尬”。作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功夫巨星,年逾古稀的成龙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近年来屡屡有新作上映,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推崇。然而,影迷们也更加怀念成龙作为功夫演员年轻时的巅峰状态。这也成了《传说》中大量使用“AI数字人”为主角“减龄”的一个原因——包括成龙自己,也希望能够“返老还童”,用自己最得心应手的身体状态和动作设计来回馈观众。
遗憾的是,这种美好的愿望未能完美实现。这样的结果也会让业内对AI数字技术更为谨慎。毕竟,人类的面部表情是如此复杂、微妙,正所谓“用眼神来演戏”目前还不是数字技术能够完美模拟的,观众一旦仔细深究就容易露馅,甚至出现让人不适的“恐怖谷效应”(恐怖谷效应描述了当人类看到类似人类的物体,特别是机器人时所表现出的积极和消极反应——编者注)。
不过,从目前AI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来看,使用数字减龄、换脸,甚至直接创造一个虚拟角色的情况,在未来可能会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观众对视听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影不是偶像写真,不是动态图短视频,更需要剧情逻辑和人物塑造。单靠AI技术无法替代表演,更不能包揽叙事。对AI的出现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现在考虑的应是如何更好将其视为一项科技工具,而非商业噱头,用最真实的表演,讲述最真实的故事,这对于电影主创和广大观众来说,都是一种必要的尊重。(作者是影评人、专栏作家)
“AI+艺术”可挖掘哪些潜力
沈阳 尤可可
在AI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平衡技术创新与观众情感的传递。影视作品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情感与故事的传递者,观众并非不接受“AI成龙”,而是对缺乏情感共鸣、过分炫技的作品有所抵触。
从技术应用角度看,当前的AI技术还达不到完全自动生成影片。因此AI在影片中的角色与其他技术并无较大差异,尚无法完全替代人工创作。此外,技术进步必须服务于艺术的表达,而不是替代艺术本身。使用AI技术的目的在于服务于内容,而非成为影片的主要卖点。技术之外,影片的成功还需要考虑观众心理、内容质量和情感共鸣。
从技术伦理角度看,影视创作在利用AI技术时,还应尊重演员的原创性,维护作品的真实性,确保技术服务于艺术,而非将其凌驾于艺术之上。换脸技术虽然能实现演员的“永生”,但滥用会让观众失去对作品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创作的同质化和创新的缺失。此外,AI技术的滥用还可能引发版权和伦理问题。
未来,“AI+艺术”该如何共生,影视格局是否会遭到重塑呢?笔者认为,AI在影视行业的潜力仍旧不可忽视。首先,AI能够显著提升影视制作效率,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后期制作,AI都可以提供智能化辅助工具,帮助创作者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其次,AI技术能激发更多创意表达,如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观众可以享受到更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再次,AI通过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观众偏好,可创作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作品。此外,通过创新的情感互动技术、多维度虚拟体验和动态人物生成技术,AI有望在未来影视行业中发挥更大潜力,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真正融合。(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
热门相关:超级融合 呆萌配腹黑:绝宠小冤家 傲娇小萌妃:殿下太腹黑 隐婚365天:江少,高调宠! 99次出墙:老公,情难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