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中国高校中亚办学,做好三点很重要

随着中国与中亚地区关系不断升温,双方的教育合作“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去年,西北工业大学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合作,开设西工大哈萨克斯坦分校,后还签署了联合开展空间科学探测等领域的研究协议;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什干分校也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揭牌成立……这一系列动向无一不彰显着中国与中亚国家推动高校国际化合作的大势所趋,是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的一大成果。

双方长久的合作意愿与积极的顶层擘画是中国—中亚教育合作的基础。得益于苏联的教育政策,中亚国家早早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识字率普遍在99%以上。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与中亚五国陆续签署了 《文化合作协定》,建构起了基本的教育交流合作法律框架。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教育合作得到了显著加强,中亚多国高校开设中文专业,中国也有多所高校成立中亚国别研究中心,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取得了更多实质性进展。

而近年来,随着双方合作程度加深,中国与中亚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成绩尤为显著,合作形式也不断创新。2022年,西安市政府设立了“中亚五国”留学生专项奖学金,每年从5个国家各招录30名优秀留学生,计划培养出一批对华友好、热衷于从事外交、外贸等活动的高层次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着眼“产学研用”,先后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建成了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农业教育培训、科技研发和食品生产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在世界范围内,高校海外办学并不鲜见,美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已在中亚地区开办学校。如今,中国与中亚国家携手播下的种子正结出硕果,中国—中亚教育合作的国际化战略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加入。在注意到海外办学广阔前景的同时,中国高校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汲取其他国家在中亚办学的经验和教训,也应对以下三点提起重视。

第一,加大汉语推广力度。由于历史原因,俄语曾是在中亚五国推广教育合作时较为普遍且方便的语言。但随着各国对本民族语言的保护和重视提高,俄语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另一边,英语作为世界性的工具语言之一,在该地区同样有较长的教学历史,但实际普及程度并不理想。这些都为汉语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相较而言,汉语在中亚五国的推广起步较晚,中亚地区首所孔子学院于2005年5月才由兰州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合办。如今,当地孔子学院的数量已增加至13所,当地民众对汉语的重视程度和需求度也在不断提高。除土库曼斯坦外,其他四国均已将汉语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考虑到中亚五国基础教育的良好表现,可以期待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汉语对中国高校开设海外分校的生源起到关键性作用。已具有汉语基础的优秀中学毕业生将更容易、也更愿意前往中国大学的海外分校就读;稳定而优质的生源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高校海外办学的信心,促进海外分校高水平发展,扩大地区影响力,实现良性互动与双方共赢。

第二,利用好产业优势,做好校企结合。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一大批中国企业正在中亚地区投资兴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例如,西安某粮油工业集团2016年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了农产品加工园区,总占地面积5000亩,园区拥有仓容5万吨粮库和4条铁路专用线,并与当地20多个农场主签订了“订单农业”合作协议。这些企业的出海无法长期依赖从国内调人员远赴他乡,所以在当地建立会语言、懂技术的人才储备是其发展的必然且强烈的现实需求。因此,当地办学的中国高校应着力构建校企良性互动,形成“培养—就业—反馈—优化”的本土人才教育机制,探索“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从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这既能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又为当地民生和就业提供有力保障,从而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

第三,以更广阔的科研与人文交流夯实双方年轻人友善、亲近的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无论是教育还是产业,想要“走出去”“走得远”,就离不开双方的相互了解和积极交流。未来,中国高校一方面要加大海外学校和“留学中国”的品牌建设,打造更多适合中亚地区优秀留学生来华的长、短期学习品牌项目;另一方面要稳扎稳打,做好双方科研与人文交流的基础建设,就双方共同关注的数字产业、国际经贸、医学等方面形成规范的合作机制,用不断涌现的“产学研用”成果实现中国—中亚合作的腾飞。(作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

热门相关:自古红楼出才子   国民校草求抱抱   秦吏   呆萌配腹黑:欢喜小冤家   逍遥小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