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名“红领巾”档案馆里过暑假
浙江在线8月26日讯(记者 谈佳轶 通讯员 童菁菁)收集整理档案物品原貌、查阅大厅搜索档案细节、制作体现浙江精神的定制档案……从观档案、读档案到写档案,亲手制作一份档案是什么体验?
8月26日下午,浙江省档案馆举行“红领巾走进档案馆——跟着档案去研学·从档案里看祖国发展”第二场主题实践活动,280多名中小学生走进档案馆,听档案“研学讲堂”,体验档案讲解、档案文创、档案微视频等研学活动。
一份档案记录一段历史。在浙江省档案馆1号报告厅,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副校长赵晨晨为研学成员们带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寻迹红途研学讲堂。
“档案研学其实是对课堂的延伸。能够在档案馆里开展一堂思政课,通过打卡红色寻宝地、了解难忘浙江事、学习大写浙江人,结合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夺宝闯关的形式,不仅能和档案工作深度融合,更能激发孩子们参与和探索的热情。”赵晨晨老师被评为杭州市教坛新秀,曾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课”、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她通过有趣的“档案夺宝”形式,开启了打卡浙江红色地点、制作红色档案的研学互动,带领青少年学生寻找浙江省档案馆中的“镇馆之宝”,与大家讲述档案背后的人、物、事,品味浙江精神。
钱塘江桥工程档案、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档案、茅盾珍档……12位朝气蓬勃的“红领巾”档案讲解员,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为现场观众精彩解读了浙江省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12组珍贵档案,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通过我的讲解,很多大朋友和小朋友也了解了茅盾的故事,我既兴奋又紧张。”来自杭州市闻涛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张书豪在现场为大家解读了茅盾珍档。
当天下午,在浙江省档案馆“大写浙江人”展厅里,杭州市政苑小学的研学成员们在老师罗曼的带领下,用镜头记录下那些珍贵的档案资料和鲜活的人物故事。
“我们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方式,通过微视频的形式用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去呈现《大写浙江人》的主题。”罗曼老师强调说,“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拍、自己导、自己演的形式,利用手中的镜头讲述所见所感,在实践中感受浙江人的精神力量和时代担当。”完成拍摄后,研学成员们还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拍摄的素材剪辑成微视频作品。
在“档案文创”研学实践现场,四周陈列着档案图片,研学成员们围坐在特设的工作台前,桌上铺满了各式各样的画材,以及精心挑选的档案图片资料,作为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在档案馆里画画让我离历史更近了,也让我更了解了汤寿潜与保路运动。”今年刚升新初一的王夏莳专门从宁波赶来。在她的画里,汤寿潜与保路运动和现代便捷的交通相融合,在她看来,绘画和档案结合,也让她从档案里看到了祖国发展。
档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们记录着历史的足迹,承载着文化的精髓。截至目前,“红领巾走进档案馆——跟着档案去研学·从档案里看祖国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已成功举办两期,惠及500余名青少年。未来,浙江省档案馆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机会,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