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寿的人去世,最后遗嘱曝光,点醒世人…
文丨李月亮 猛犸姑娘
8月20日,世界最长寿的老人去世了。
终年117岁半。
我想借她的离开,跟大家聊聊长寿的秘密。
01
超级奶奶离世
这位最长寿老太太是西班牙人,叫玛丽娅。
她出生在1907年3月4日。
那时,末代皇帝溥仪刚满一岁,慈禧太后还在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远未开始。
24岁那年,她和一位医生结了婚。
两人生了三个孩子。
40年后,丈夫去世了。
而她又在世上活了50多年。
才走完漫长的一生。
最后留下了2个孩子,11个孙辈,以及许多曾孙。
据说这位超级奶奶似乎预感到了自己的离世,给家人留下了最后的遗嘱:
“时间快到了。
别哭,别为我难过。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开心。
我希望那一刻,我是微笑、自由和满足的。”
之后,她如自己所愿,在睡梦中安然离世。
这大概是我见过最轻盈平和的遗嘱。
也蕴含着大道至简的生命哲学:
生命就应该是从容的,喜悦的,自由的,满足的。
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都该怀有这样的心境。
而玛丽娅能活到117岁高龄,也是得益于这种好心态。
这个咱们后面说。
02
为啥最长寿老人只有117岁?
其实我起初看到这个新闻时有点奇怪。
因为印象里中国就有超过130岁的老人。
为啥“世界最长寿老人”才117岁?
查了一下,是因为很多长寿老人拿不出确凿的出生年份证据,所以不能被认定。
像我们新疆老人阿丽米罕·色依提,据说出生于1886年(光绪12年),逝世于2021年,享年135岁。
也曾经有一个机构,认定她为世界最长寿的人。
而更权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就严格得多。
必须要找到确凿的资料,来证明老人的出生年份才行。
阿丽米罕出生在清朝光绪年间。
那时中国还没有像样的人口统计。
甚至“只计丁(男性),不计口(女性)”。
所以,阿丽米罕的出生年份,无法被佐证,也就不能被吉尼斯承认。
印尼也有一位这样的老人,叫马巴。
据说他活了146岁。
可是,印尼的人口记录从1900年才开始。
无法证明老人出生于1870年。
虽然他记忆里的一家糖厂,的确建立于1880年,但这不能被视为铁证。
总之,应该是有一些老人,寿命超过117岁。
但因为很多国家现代户籍制度建立得太晚,他们无法被确认。
当然啦,权威机构追求确凿证据,也很有必要。
因为时不时就有老人声称自己已经活了二三百岁。
你不让他们拿证据,这事也没法弄。
总之目前最权威的吉尼斯纪录能确认的,就是这位117岁的西班牙老太太。
她离世后,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就成了一位116岁的日本老太太。
而人类历史上被确认最长寿的,是一位122岁的法国老太太。
都是老太太。
03
大概率
你也会很长寿
很明显,就寿命这件事来说,老头确实干不过老太太。
统计数据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2023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8岁。
其中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5.6岁,女性是81.9岁。
差了6岁多。
当然抛开性别不说,人的寿命是越活越长了。
1981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还是68岁。
到2021年,就已经增加到了78岁。
40年长了10岁,非常可观。
更可观的是,柳叶刀的研究数据显示:
到2035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将增长到81.3岁。
女性平均为85.1岁,男性平均为78.1岁。
北上广的女性,预期寿命将超过90岁。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
平均预期寿命,是指当年新生儿的预期寿命。
比如2035年,在北京出生的孩子,预计能活到92.6岁。
而事实上,因为新生儿要面临各种未知风险,所以预期寿命是要比成年人低的。
如果我们已经几十岁了,就说明已经度过了很多风险。
所以我们最后的寿命,大概率要比新生儿平均预期寿命更高。
老伙计们啊,这意味着咱们这代人,可能随随便便就能活个八九十岁啊。
知乎博主@瓶子博士帮我们算了一下。
大家看看,对号入座。
04
长寿基因和折寿基因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长寿主要靠遗传基因。
但是WT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颠覆了这个认知——
基因对寿命的影响只占15%左右。
而生活方式的影响高达60%。
剩下的影响来自医疗、环境、社会状况。
2018年,哥伦比亚大学一项关联1300万人、平均跨越11代的研究,得出的数字也非常相近——
遗传基因对寿命的影响,是16%。
所以,咱首先要明确一点:
我们能活多久,主要不是取决于先天因素,而是后天——
你的生活方式健不健康。
你的医疗条件好不好。
你生活的环境和社会状况怎么样。
然后,我们来讨论一下那15%的“长寿基因”,是怎么回事。
不少百岁老人,身上确实都有着幸运的“长寿密码”。
开头讲的玛丽亚老太太,家里就有好几位成员都活过了90岁。
科学家们多年来也已经证实了,一些特殊的基因,能够修复受损的DNA。
拥有这种基因的人,就可能长寿。
而与此对应的,还有一种“折寿基因”。
去年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过一篇论文。
说大概每25人里,就有1个人天生比别人命短。
简单说,拥有“折寿基因”的人,对一些严重疾病更易感。
而拥有长寿基因的人,更不容易得病。
有的人平时生活方式很健康,不抽烟不喝酒,但还是脑瘤了,还是肺癌了。
而有的人天天烟不离手,大鱼大肉,还是活到九十多。
这种多半就是天生基因有差距,这就是命。
05
健康长寿秘籍之——
吃
命是天注定,谁也改变不了。
但是除了“三分天注定”,咱还有“七分靠打拼”呢。
“健康长寿”这件事,在基因之外还有高达85%的改变空间。
非常值得咱们努力。
努力方向,有大概7个(最后一个最重要)。
咱们首先说说怎么吃。
在这个物质充裕的社会,最大的要点就是“少吃”。
少吃少吃少吃,核心要点说三遍。
有句话说:
“人生就那几碗饭,谁先吃完谁先走。”
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科学界一直有这样的研究:
不管是果蝇、大鼠,还是猕猴。
在实验室里控制动物的进食,它们的寿命会显著延长。
2022年,耶鲁大学以人做对照,得出的结论也相仿。
每天减少14%的热量摄入,受试者的多个生理指标都变“年轻”了。
相当于寿命被拉长28%。
BBC有个纪录片,叫《节食与长寿》。
来自不同国家的几位科学家,也都用不同的方式验证了:
“轻断食”对健康和寿命有正向作用。
主持人在亲身尝试了四天之后,患癌或衰老的风险指标就下降了一半。
我读到的关于百岁老人的采访,大部分也都说自己吃得不多。
每餐七八分饱,绝不撑着。
玛丽亚老太太生前,也经常在网上分享自己的饮食。
她说她吃得很少,而且什么都吃。
这就涉及了关于吃的另一个方面:
除了少吃,还要吃得丰富。
纪录片里的“轻断食”,就提倡要摄入大量蔬菜水果。
要尽量在减少热量的同时,获取更多营养。
我们可能觉得人老了,牙口、消化都不好了,就随便对付点。
但很多百岁老人,其实都吃得很多样。
2023年,《欧洲心脏杂志》刊发了一项研究。
研究调查了80个国家、24万多人,总结了一套既延长寿命、又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饮食方案。
简单说,就是要吃够这6类食物:
10
健康长寿秘籍之——
好心态
好啦,最重要的来了!
我查了很多长寿老人的资料。
发现他们其实性格各异,生活习惯有好有坏。
而几乎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心态好。
不生闲气,不管闲事,乐观豁达,多大事不往心里去。
最后长命百岁。
这其实也是有科学道理的。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得奖的课题就是关于这个事。
她发现人体DNA末端有一种端粒。
这个端粒的长短,可以直接反映一个人生命的长短。
衰老、疾病,都会让端粒缩短。
它一缩短,身体细胞就会立刻跟着老化。
伊丽莎白博士发现:
心理状况对端粒长度的影响尤其明显。
她的团队花四年时间观察了一些长期照顾病患儿童的母亲。
结果是,照顾患病孩子的时间越长,她们的端粒就越短。
也就是说,压力会极大地促进衰老。
如果一个人整天活得如牛负重,心力交瘁。
他的端粒就会迅速缩短,细胞就会随之老化,他就会……短命。
伊丽莎白博士后来还做过一场情绪实验。
2017年,她的团队带着249位40到70岁之间、生活习惯相近的女性志愿者,去科罗拉多州的香巴拉山脉,搞了一场3个月的调息。
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她们每天进行2小时的冥想。
3个月后,有83%的人,端粒长度增加了30%。
相当于生理年龄减小了20岁。
虽然这个实验规模有点小,但情绪和心理状况对衰老的影响,可见一斑。
类似的研究不少,结果也都类似。
比如2022年《衰老》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也表明:
孤独、恐惧、抑郁……这些负面情绪会显著加速衰老,甚至比抽烟的危害更大。
所以,“笑一笑,十年少”还真是对的。
咱们以后遇事别太较劲了。
人生不如意,全靠想得开。
就算是艰辛荒年,也要把它过成太平盛世。
别老为了那些小破事糟心,不值当的。
11
总结
最后来总结一下。
咱们这辈子,大概率都要活很久。
而我们不但想长寿,还想健康地长寿。
要做到健康长寿,科学家们给出过这么7个秘诀:
1、基因好。
2、吃少点,丰富点。
3、每晚10-12点睡觉,睡大概7小时。
4、多锻炼身体和脑子。
5、要有自己的小爱好。
6、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7、最最重要的,要有好心态。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很重要的研究。
2023年,美国营养学会年在观察72万人后,得出结论:
那些全方位改变生活方式的人,在40岁时,男女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延长了23.7年和22.6年。
哪怕你身上有”折寿基因“,也能有效抵消。
其实很多科学研究都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做到一个,就有一个的效果。
当然,越早开始越好。
所以别犹豫啦,行动起来吧。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