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了!一个肝“劈”两半,两人获救
将一个肝“劈”开
分别移植到
两个成年肝衰竭患者体内
让他们重获新生
“我们俩很幸运,都等到了救命肝。
共用一个肝,
让原本素不相识的我们
从此以后血脉相连。”
8月28日
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肝胆研究院/移植医学中心
复诊的韦芸(化名)和张巧巧(化名)
争相晒出检查报告
出院才20天
两人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共用同一个肝脏,让原本素不相识的韦女士和张女士(右)从此血脉相连。记者刘璇 摄
“‘一肝两受’大多是给一个大人和一个儿童,同时给两名成年人会大大增加手术风险。”主刀医生叶少军表示,一台供肝劈离手术和两台肝移植手术无缝完成,意味着同时进行三台高难度手术,能独立完成的团队在国内并不多。
叶少军主任和团队专家无缝对接顺利完成供肝劈离和2台肝移植手术。
01
“孩子还小,不能没了妈妈!”
28岁的她来汉求生机
28岁的韦芸来自贵州,2020年5月,眼睛发黄的她到医院看诊,查出肝功能异常。回家自行吃了一个月中药,人越来越黄,,再一查,转氨酶超过正常人数十倍。
反复多次住院后,她被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医生告诉她,她已经到了肝硬化阶段,唯一的生机就是肝移植。
第一次听说换肝的韦芸害怕极了,内心充满犹豫。“老大才10岁,小的刚满6岁,孩子这么小,不能让他们没了妈妈。”想到孩子,韦芸决定不管怎样都要拼一把。在病友推荐下,她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了登记,等待匹配的肝源移植。
“我要过来等!”6月5日,韦芸赶到武汉,住进医院。
02
“任何一次出血都会要命!”
56岁的她随时面临死亡威胁
同一病区的张女士,也在焦急等待合适的肝源。
56岁的张巧巧是湖北黄梅人,常年在外打工。2022年,回老家操持儿子婚礼时感觉身体不舒服,但没放在心上,直到丈夫反复催促她去做检查,才发现肝功能出现问题。
“我吐了两大口血,你赶紧回来!”有一天,金先生突然接到妻子电话,赶回家后,两人立即前往离家最近的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是肝硬化并发症所致,建议尽快肝移植。
5月24日,张巧巧又拉了血便,吃药也不管用,儿子打120将她送进中南医院。做完检查,确诊她已经进入肝硬化失代偿期。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随时会大出血,任何一次出血都可能要命。“妻子为这个家付出太多了,我一定要让她活下去!”思虑再三,6月1日金先生说服妻子转入肝胆研究院/移植医学中心。
03
医生精算后
决定将供肝一分为二
7月15日晚,分别等待了41天和45天后,韦芸和张巧巧迎来重生希望。
“供肝条件非常好,血型跟韦芸和张巧巧也匹配,可以考虑让她们共用一个供肝。”武汉大学中南医院OPO科常务副主任周威表示,由于疾病消耗,韦芸体重只有45公斤,张巧巧体重为50公斤。经过精确评估,团队认为将供肝一劈为二,完全能够满足两人身体所需。
一般情况下,接受劈离肝手术的患者都是一个儿童和一个成人,将20%的左肝外侧叶给儿童患者,成人患者使用大比例部分。韦芸和张巧巧都是成年人,需要的肝脏体积都比儿童大。这意味着,劈离肝不能像往常一样按2:8的比例分,而要相对“均分”。
04
体内“均分式”劈离肝
手术风险难度倍增
“这种‘均分式’肝劈离,手术风险和难度成几何倍数增加。”叶少军说,手术最大的难点就是要保证劈离后的左右肝都够用。反复斟酌后,他们选择从肝中静脉处劈离。
肝中静脉是肝脏的主血管,分给左边肝还是右边肝,怎么分才是最优选择,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团队通过影像技术,对供肝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下腔静脉和胆道系统分别进行了三维重建、评估和精准测算体积,将保留了肝中静脉的左半肝给韦芸,用髂动脉重建肝中静脉的右半肝分配给了张巧巧。“类似于搭了一座桥,把它连接到腔静脉上,保证静脉回流的通畅。”叶少军解释。
7月16日7时30分,叶少军、周威带领团队上台获取肝脏。
劈离、修肝……整个过程只花了3个多小时。张巧巧和韦芸都已做好了手术前的准备。移植手术无缝对接!历时8个多小时,重约1000克的右半肝被顺利移植到张巧巧体内,另一重约670克的左半肝移植到韦芸体内。
由于胆红素长期居高不下,韦芸的血管变得异常脆弱,医生在吻合血管时小心翼翼,如同在头发丝上雕花。在吻合血管和管道“开闸”的瞬间,金黄色的胆汁汩汩排出,新肝开始工作!
8月6日,术后第22天,张巧巧出院了。“能像正常人一样有质量的活着,这种感觉真好!”3天后,达到出院标准的韦芸说起这次手术,竖起大拇指。
韦女士和张女士相互为对方鼓劲加油。记者刘璇摄
【延伸】
一肝两用为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希望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研究院院长叶啟发教授介绍,劈离式肝移植是肝移植手术中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手术之一。需要医生对肝功能判断非常精准,肝脏相关解剖结构非常熟悉,手术操作要非常精细,保证“一分为二”的肝脏都保留有重要的血管、胆管,才能发挥正常肝脏功能。
叶啟发教授坦言,器官移植一直面临着器官紧缺的问题,很多患者都因为最终等不到可移植的匹配器官而抱憾离开。该技术能最大程度地挽救更多可以挽救的病人,为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据了解,作为我国背驮式肝移植开创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叶啟发教授带领团队去年开展了9例劈离式肝移植,今年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4例劈离式肝移植。
叶啟发教授表示,新技术仅仅是解决供体匮乏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推动器官捐献、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让更多的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救治。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记者:刘璇 通讯员:张翼飞 周鑫 实习生:康欣然
来源: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