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受损等新闻频出!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台北故宫文物陷险境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民进党当局自上台以来,无时不刻不在大搞“去中国化”,而台北故宫内象征中华文明的文物,也被一些绿营人士视为“眼中钉”。近年来,有关台北故宫文物受损、建筑“毁容”的新闻频频传出。
“翠玉白菜事件”,台北故宫承认疏失
台北故宫去年与台南市立美术馆(南美馆)合作举办“千载南逢:故宫国宝贮台南”大展,展览于今年3月10日落幕。据台湾《联合报》5月8日报道,“立委”黄健豪7日爆料称,南美馆日前在脸书上传记录展览花絮的相关照片,其中一张为两馆工作人员正在签收移交台北故宫“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如图)。细看照片可以发现,南美馆典藏人员竟直接在翠玉白菜旁签收,翠玉白菜在毫无玻璃隔板保护的状况下,与纸笔仅有不到3厘米的距离。黄健豪痛批,之前才发生过台北故宫摔破文物碗的事件,结果现在又发生“翠玉白菜事件”,相关人员浑然不觉这种行为可能对珍贵文物带来危害。更夸张的是,还有清洁人员无故闯入库房的情况,他要求台北故宫对这些问题说明清楚,公布监视器画面。
台北故宫器物处处长吴晓筠7日辩解称,该事件发生时翠玉白菜的展览已经结束,台北故宫和南美馆典藏人员清点文物状况没问题后签署报告书,“当时展场已进入撤展阶段,展室已经清空,只有工作人员。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翠玉白菜周围的三面保护玻璃还在”。不过吴晓筠承认,依照标准作业程序,典藏人员点检确认文物状况时应待文物撤离后再进行签署。吴晓筠说,南美馆负责签署的典藏工作人员可能心急,就在摆放翠玉白菜的台子上签了报告书,“双方确有疏失”,台北故宫院长萧宗煌已对业务主管及执行人员给予严正口头告诫。
5月1日,萧宗煌还召开会议检讨布展与撤展流程,将明确的标准操作流程纳入台北故宫文物安全维护作业手册,近期便会正式颁布。南美馆则声称,照片中的展台空间其实非常充足,“距离3厘米”的说法有些夸张,15件借展的文物也都安全无虞地回到台北故宫。有台媒发现,相关照片已被南美馆从脸书紧急撤下。
“用人唯绿,视故宫文物如敝屣”
“翠玉白菜事件”只是台北故宫管理不善的一个缩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近70万件文物,近年陆续发生明清文物毁损和人员疏失事件。2022年10月,台北故宫爆出3件国宝被摔破的丑闻:2021年2月3日,打开文物包时发现“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破损;2022年4月7日打开文物包时又发现“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破损;同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时,工作人员不小心摔落,导致“清乾隆青花花卉盘”碎裂。2022年11月,在岛内的强烈呼吁下,台北故宫公布了相关调查报告,但信息相当不完整,事发后也没有留存视频,仅提供画面截图。多名“立委”质疑台北故宫暗地里进行“狸猫换太子”的操作,趁机偷换文物。
面对如此重大疏失,时任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辩解称,台北故宫院内光是瓷器类文物,历年来就有359件的修复记录,其中破损成碎片的至少有250件,而破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73年。显然是想借此拉国民党下水。
台资深媒体人陈曦针对此案撰文称,究竟是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或者有人效仿清末太监,趁乱倒卖文物,以假乱真?“各种可能,必须彻查,以期勿枉勿纵!”国民党“立委”赖士葆在脸书发文称,台北故宫文物不只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蔡当局以“仇中抗中的心态,用人唯绿,视故宫文物如敝屣”。“中广”前董事长赵少康称,故宫的文物在大陆时躲过抗日,历经千辛万苦,从北京到四川到南京再到台湾,四处逃难奔波都没有破损,吴密察当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没几年就破了3件,总价值高达25亿元新台币,不但没有保险,还隐瞒消息,不敢告诉民众。他质问道,吴密察本身就是个“大台独”,蔡英文让他管理台北故宫究竟有何用意?
不仅如此,台北故宫还多次爆出丑闻。2023年3月,台湾中时电子报披露称,台北故宫珍贵的10万笔典藏高清图档外流,在网拍平台被贱卖。有“立委”进一步透露,台北故宫早在2022年6月就发现外流问题,但过了半年多才通报资安事件。2023年8月,有知情人士透露,台北故宫南院一名赖姓助理研究员多次在家使用远程打卡,不仅伪造出勤记录,还曾擅用职务之便使用办公室,让闲杂人等随意进出,罔顾馆藏文物维安规定。台资深媒体人甚至透露,曾私下听说民进党一些人带来台湾参观的日本人到台北故宫的库藏去看文物,整个过程完全不符合程序。此外,据内部人士爆料,台北故宫还发生过驻警擅离职守,翘班吸毒的案件。
台湾中时电子报发表社论称,吴密察对故宫文化一知半解,故宫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更非其所好,于是他秉承“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对展览内容多有干预。文章说,本来台北故宫有许多专业素养非常好的专家,都是从1949年护送文物迁徙来台的人员开始一路培养出来的,“但在吴密察的意识形态挂帅下,故宫的专业人员陆续离去,最后发生瓷器损毁等事件,只是博物馆专业失能的一个并发症而己”。
爱其价值连城,恨其中国色彩
在文物的扩展以及内部整修问题上,台北故宫也被频频质疑“去中国化”。据台媒2022年11月报道,寄存在台北故宫近一甲子的“兰千山馆”文物,因合约期满,被台北故宫以“库房空间有限”为由通知不续约,引起岛内文化界关注。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当时撰文表示,放眼世界知名博物馆,皆积极争取重要藏品入驻。哪一家博物馆会以名义上的细节问题刁难藏家,要求其取回寄存50多年的重要文物?
今年4月,台北故宫因正馆大门拟增建玻璃亭再度引发争议。据《联合报》报道,台北故宫在其修复规划已遭“文资会”强势否决后,又在3月举行说明会仍坚持设立入口亭,并规划二楼设咖啡厅。在台北故宫任职32年的退休编纂宋后玲直批此举“不中不西、不伦不类”,丑化台北故宫,令其沦为国际笑柄。台湾《中国时报》称,台北故宫正馆自1965年创建,几经扩建仍维持原建筑师黄宝瑜的设计,外观呈中国宫殿式,并于2020年10月登记为历史建筑。近年台北故宫因正馆展览空间不足,先后提出“大故宫计划”和“新故宫计划”,令关心台北故宫者大叹“形同毁容”。有反对者表示,修复台北故宫应以漏水及管线维修、结构补强为要,然而台北故宫提出的计划却要破坏原历史建筑群的完整,“且修复后的主馆展览空间并未大幅增加,根本是以修复之名将建筑外观‘去中国化’”。
台湾退休大学教授林保淳撰文称,民进党当局不断通过教科书的“去中国化”对年轻人进行洗脑,文化方面也是处心积虑地加以淡化处理。因此,他们对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其实也是百般纠结,想要去之、移之、转之,又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敢以一些小伎俩偷偷摸摸地进行。文章认为,民进党虽然一直以“去中国化”为目标,但只要台北故宫存在一天,其意图就无法得逞。台北故宫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又恨又爱。爱的是台北故宫的珍藏随意拿出一件都价值连城,因此不愿放手;恨的是台北故宫鲜明的中国色彩对他们而言有如芒刺在背”。前台北市文化局长谢小韫称,台北故宫在世界级博物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数十年来多方协力保护,以及许多民间人士耗尽毕生的力量去维护所造就的,“其世界级地位和声誉,不是任何一个博物馆负责人、‘行政院长’或是政党能轻易撼动的”。
《中国时报》称,台北故宫最近风波不断,“一个单纯的博物馆,如今何以成为政治角力舞台的主角?”相信老百姓眼睛雪亮都看得出来,“老百姓需要的是在保存、延续有历史教育意义文物的专业的故宫,而不是专门擅长搞政治的故宫”。台媒5月8日称,最近几波新公布的“内阁”名单中迟迟未出现台北故宫院长的人选,也引来外界对台北故宫组织降级的揣测。台湾联合新闻网认为,台北故宫如今因为修复计划再度陷入政治角力战。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马上上任,台北故宫明年即将迎来“百年庆”,“届时如何定位台北故宫,是赖清德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