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社演艺空间:CBD潮流演艺跨界实验场

【环球网文旅报道】2023年5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首次推出15家演艺空间培育项目。9月,郎园Vintage虞社演艺空间入选了该项目,获得了市级层面针对演艺空间的培育支持。

虞社演艺空间前身是万东医疗设备厂员工大食堂,是北京CBD区域仅存的老工业建筑遗存。依托地理优势,郎园Vintage虞社演艺空间将原有建筑进行内部改造,为文化艺术交流、跨界实践提供场地支持。经过数年发展,这里已成为集商业、演艺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在演艺内容、舞台表演形式以及文化体验等方面独具特色。

打造“百变”空间:剧场与秀场、展馆随时切换

虞社演艺空间外观由复古的红色砖墙和颇具现代感的黑色屋顶构成。这里曾是一个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大车间,是厂区最老的一栋房子。改造时,郎园团队遵循着旧厂房的面貌,保留了所有红砖墙,仅对屋顶进行了重建,并将空间内部打造成现代工业风格,增添了时尚气息。

在虞社演艺空间入口处,设置了举办公益沙龙的咖啡馆和供人们阅读聊天的良阅书房。走进空间内部,首先步入的区域是序厅,这里可以进行签到、展示和互动等活动,二层阁楼为中控区,可以从高空掌控演出及活动的举办情况。

进入主厅,映入眼帘的是高挑空的1000平米开阔空间。整个空间是无柱的,可以根据活动及演出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满足多种活动场地需求,空间可用性强。空间的动线丰富、合理,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

主厅内有电动伸缩阶梯式座椅,可满足剧场与秀场、艺术展馆的随时切换。座椅拉出,这里就是能坐200多人的剧场,老艺术家和年轻演员们在此上演古今中外的剧目;座椅收回,这里又变成了百变的艺术展馆和现代感十足的秀场。

创新演艺活动:推出昆曲“黄金搭档”和“戏剧实验场”

郎园Vintage非常注重高质量公共文化内容的建设,为此园区每年会举办500余场大大小小的公共文化活动,虞社演艺空间更是打造了“棱镜MINI戏剧节”、昆曲定期演出、“北京图书市集”、“不熟艺术书展” 、音乐周等与空间特色结合的创新品牌演艺活动。

“百戏之师”昆曲是虞社演艺空间深耕的传统文化标签。虞社演艺空间与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振义、魏春荣等昆曲老师合作,连续七年在园区持续上演《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夜奔》《迎像哭像》《刺虎》《玉簪记》等高质量原创昆曲。在表演形式上,虞社演艺空间主打“黄金搭档”的概念,邀请戏剧圈不常搭戏的两位老师联动组合在一起,打造新的碰撞,提升剧目的独特性。

“我们有两组很有名的搭档,一组是魏春荣和王振义老师,2024年1月份即将在虞社演艺空间演绎《白蛇传》,还有一组是联袂合璧的邢金莎和温宇航老师,一位来自香港,一位来自台湾,他们在虞社演艺空间的演出受到了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瞩目,很多观众专程从浙江、广东来北京看戏。”首创郎园内容品牌负责人常好说。

除了“黄金搭档”的概念,虞社演艺空间不断促进昆曲触达年轻消费者。针对年轻人设置了学生票,以优惠的价格鼓励年轻人前来观看,让他们真正体验昆曲。很多观众第一次观看昆曲后就爱上了这种传统艺术,成为了“昆迷”。有一部分“昆迷”为了充分表达对昆曲的热爱之情,会穿着传统服饰来看演出。

为拉近表演老师和“昆迷”之间的距离,也为了更好地让观众深入了解昆曲,每场演出前,表演老师都会进行昆曲科普,讲解昆曲背后的故事、唱法和步法。定期的公益沙龙也为观众提供了与昆曲艺术家交谈沟通的机会。

除传统艺术昆曲演出外,虞社演艺空间还打造了“棱镜MINI戏剧节”品牌活动,这是一个针对青年人的戏剧节,鼓励青年戏剧人展示自己的创意。“棱镜MINI戏剧节”不只是固定在剧场里的演出,还是一个戏剧实验场,容纳多元化的戏剧形式和内容。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展演了《真相》《失焦的塔莎》《玫瑰》《房间live》等青年原创作品。2021-2023年“棱镜MINI戏剧节”的原创剧目占比近90%。

丰富多元的文化消费选择和共赢的合作理念让虞社演艺空间的品牌活动深受市民游客和商家的喜爱。2023年春季举办的第六届北京图书市集聚集了来自全国超过200家出版社、文化机构、文创品牌、咖啡品牌,共组成了303个摊位。

在CBD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间,郎园Vintage虞社演艺空间以其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为繁忙的都市人浇灌一片“精神绿洲”,打造一座“文艺桃源”。未来,在演出内容方面,虞社演艺空间会进行更多的独立策划,促进演出的多元性,努力开阔观众的眼界,更好地做好文化引领。(文/吴美萱)

热门相关:现代隐士高手   贴身侍卫   夫妻一天的交换   凤逆天下:腹黑魔君妖娆后   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