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verse与随身听

上个礼拜有一天,我约了大学时期的室友在一个风雅的酒吧见面,目的是给她介绍对象。室友是位漂亮姐姐,从事艺术品行业,浑身都散发着又时髦又性感的光芒;这光芒把男方搞的有点紧张,他一紧张,场面就冷了下来;我摇着鸡尾酒杯观察了一会,而后下定决心得做点什么,否则这事儿恐怕就吹了。

于是,我跟小姐姐聊起了她的工作。她聊了一些自己公司的动态,但男方还是没能接住话茬;我寻思着怎么也得把她的话题抻住,多说一会儿,才能为男方创造足够多的时间;正在这时,小姐姐随口说起——

“另外,你知道的,现在人人都在聊NFT,我们也在搞。”

NFT?NFT是我朋友圈里最近热度最高的两个关键字之一,但我一直没明白它具体是个什么东西,而且它显然不是个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东西!

“NFT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努力瞪大无辜的双眼,“你给我讲讲呗?难得有机会!”

小姐姐面色明显一凛,我从她的眼神里读出了类似各国驻俄罗斯大使第三百七十四次受邀观赏天鹅湖时的惊恐神色。但她毕竟是个坚强的女人,她抖擞精神,还真的从艺术品的数字化开始讲了起来。我们的谈话持续了至少半小时,前十分钟是完全想拖时间,中间十分钟是她自己讲的也有点兴起,最后这十分钟完全是我自己好奇心作祟,我也知道这样不太好,大家不是为了某个当红互联网概念而在这个晚上聚集在这个酒吧一起摇着小酒杯的,她这个完美的妆面和精心搭配的打扮也显然不是给我看的,最重要的是男方好像已经找到话茬了、拼命在对我使眼色……但是这个NFT它云里雾里的充满玄机、每解答一个疑问就又会带出其他三个疑问,这可比陪人相亲好玩多了呐!

半小时过后,我感觉自己好像是听懂了NFT是怎么回事儿了。而就在我心满意足地想要放他俩单聊一会的时候,小姐姐却打出了一记沉重的反击:

“你们游戏行业最近那个元宇宙概念很火啊,你能给我讲讲吗?”

……Metaverse是我的朋友圈里最近热度最高的两个关键字之另一个。听到这个字,不开玩笑的说,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是被人用10公斤的沙袋照脸怼了那么一下子。

“这个定义确实游戏圈里人人都在聊……不过你们俩先好好聊天嘛,咱俩回头——”

“没事,没事,我们俩以后加微信聊,你给我讲讲Metaverse。”

……

于是,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我从科幻小说里的概念讲起,又讲到云端渲染技术等等,还讲到开放世界和共创游戏;我讲到后背一阵阵出汗,我先生摇着威士忌酒杯一脸困惑的、像是看傻子一样地看着我,我完全理解了半小时前小姐姐的那种心情。

 “Metaverse就是对现有生活方式的一次数字革新,”我说,“它主要是打通线上线下的界限,以及还要让人们的娱乐体验变得非常连贯。”

“刚刚我说NFT是对艺术品收藏的一次数字革新的时候,”小姐姐微笑着指出,“你问我这到底是怎么革新的,有没有具体案例。”

“……你想要案例?”

“对对,你给我描述一下Metaverse改变生活到底是怎么改变的吧?”

“我们俩该走了其实……”

“讲完这个再说嘛。”

那一刻,在相亲男士焦灼的注视之下,我突然明白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其一,现世报来得快;其二,我对Metaverse懂的好像也不怎么多。我绞尽脑汁想着要如何脱身,这种时候就需要来一个即难懂又听上去很有道理的——对了,有了!

“其实Metaverse对生活的升级很像随身听。”

“……随身听?”

“对,在随身听普及之前我们无法想象‘音乐贯穿生活所有行为’的概念,但它一旦真的出现了,只要体验过,人们就没办法退回去了,它是非常明确的一种升级。”

“唔……”

“而且,”趁着她似乎被我的比喻给绕晕了,我赶紧趁热打铁地继续说着,“你想想看,Metaverse依赖设备升级,跟随身听的逻辑一样啊;而且Metaverse还需要在传输介质和传输内容上统一标准,这就又跟磁带、CD的迭代相对应;再往深里想想,NFT是把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对吧,我们可以把Metaverse理解为随身听这种技术,NFT就是磁带,磁带单独存在也没问题、可以交易;但是有了随身听,所有人就都需要磁带了;你懂我的意思了吗?”

她和我对视了一会儿,很可能是在盘算我们那些年的同学情谊到底有多少分量、要不要就此假装听懂了。我坦诚地回望着她,把“对不起我再也不提NFT这三个字了”尽可能清晰地写在了眼神之中。

“行……吧;”她说,而后挥了挥手,“Metaverse就像随身听。”

友谊万岁!我抓起包和老公,尽快逃离了现场。

那天晚上之后,每当我想要去问小姐姐和相亲对象发展的怎么样的时候,就提心吊胆地想到,她很可能会继续提到关于Metaverse的事儿,还有磁带,还有随身听……为了把这事儿圆上,也为了尽快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仔细想了想当时自己为什么会突然想到随身听这个奇怪的比喻。

对了,大概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吧,班上有个家里能看到外国电视台的时髦女孩;她有一次很兴奋地告诉我们,她在外国广告里看到了一种东西,“一盘磁带先是在家里录音机上放,然后拿出来开车的时候在车里放,下车了又塞进随身听里,一边跑步一边还可以放!听歌完全都不会中断的!”这个画面一直盘旋在我的记忆深处,很可能最近几个月每次在朋友圈看见Metaverse字样的时候它都会翻滚一下,所以才会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被想起。所有人都在强调metaverse会如何改变人生,会如何革新娱乐方式,会如何让人类与数字的、虚拟的、高不可攀的东西串联;这种承诺在我看来就跟“边走路边能听歌”一样,它是一种从让人熟悉的娱乐方式中诞生的、借助技术而实现的生活方式,但要说不同的话,metaverse与随身听广告最大的区别就是,每个人想要的Metaverse似乎都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很喜欢给别人介绍对象的中年妇女、一个干了十好几年的游戏人、一个资深科幻小说读者、一个学会了什么是NFT又被metaverse轰炸过的互联网人;我下定决心要整理清楚我自己心里的metaverse到底什么样。毕竟从现在这个趋势来讲,不懂Metaverse好像已经很难推进业内谈话和跨行业相亲了。

聊metaverse这个概念,就必然会提到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创造出了许多“领先半步到一步”的超前概念,我特别喜欢的比如阿瑟·克拉克的天梯,还有特德姜描述的具有灵魂、可以被下载到机械身躯里的动物软件体。而如果要按严格定义来说,《雪崩》里的metaverse可算不上是非常正面的“未来”,我稍微有一点怀疑谈论Metaverse的各路英豪们,有多少真的读过《雪崩》、然后真心实意的想把那种未来搬进现实。又或者这个麦塔什么神的玩意儿不是按《雪崩》来的,那是《真名实姓》里的虚拟空间?《玩家一号》里的绿洲?难不成是《彩虹尽头》或者《副本》?实现它需要什么设备?它要从哪一种体验开始延展?它什么时候到来,它好在哪里,等到它实现的时候,人们会像小时候得到第一台随身听时那么的爽吗?

首先,我想,Metaverse应该要打破现有游戏和互联网娱乐体验互相之间的壁垒性。打个比方来说,我们很难想象《头号玩家》里的绿洲还有个平行的竞品存在,绿洲应该是包罗万象的,你需要的体验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度里都能马上找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内容创作者一旦有了好的创意,他或者她会马上想到用这些创意来丰富元宇宙,从而让数以亿计的用户能够快速、低成本地享受到,原作者还能依旧抱有权益。从这个角度讲,roblox或许是Metaverse成型的起点,但它绝不是这个宇宙的全部。

与现实的勾连,这应该是Metaverse的第二个标签。我们先不去管包括z时代、新人类在内的种种标签,作为人类这种生物,我们就是喜欢连贯而沉浸的体验,用随身听听歌也好,玩游戏也罢,参观画廊更不用提,我们希望自己所聚焦的事情能够在自己面前全部铺开,不需要哪怕是非常短暂地离开自己正在身处的这个“梦境”,就可以一直深挖下去。Metaverse应该会抹消掉一部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差距,无论是线上与线下的活动联通、道具联通,还是AR、VR技术的应用,应该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玩法藏在我们还没有触及到的地方。

其三,在“灵魂”这件事上,我期待着更多令人信服、值得交流的AI出现;记得《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吗?能够让人类想要去为之负责、想要陪伴它,这就是人工制造的灵魂,这也是人类所能触及的最接近神的事情之一。我期待的并非是由世界第一流的文豪所写就的剧情文本,而是更多、更难、更大的东西,我想窥视机器正在进行的真实“思考”。按照《海伯利安》里的描述,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居住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之中,他们并不非常期待与“人类”的交流,因为从本质上他们认为自己与人类是对等的灵魂;没有真实AI存在的Metaverse,就像是个空旷的舞池,无论装点的多漂亮,都只是增加它所体现的悲凉而已。在这一领域,Replika已经做出了若干有趣的尝试。

然后,Metaverse还应该全面接管社交与沟通的需求,在这个方面它或许比较像IMVU或者Second life。应该没有任何人会比游戏行业从业者们更加渴望推动整个世界的融合了,而融合必然带来沟通,沟通本身也可以成为这个宇宙提供给用户的乐趣;无论是对抗、合作、展示,还是单纯的陪伴,也无论这份感受是由另外一个人类提供的,还是互联网后面坐着的那只狗,总之,这个巨大的宇宙既然号称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让我们沉浸其中,就应该能够为我们提供足够的情感。

最后,在所有关于Metaverse的文章中,有一点都令人不安地被忽略了;Metaverse不该是强制性的,人们依旧、而且应该时不时地选择不参与线上的娱乐活动,他们仍然拥有完整的生活,既包括光追技术实现的灿烂阳光,也包括窗外那个大火球带来的紫外线。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在有限的人生中尽可能丰富自我的体验,而非A或者B的简单替换。如果是要做出某种超越人类情感的、替换原始欲望的、让我们与真实完全隔离的体验,首先我不赞同,其次,我也不认为这真的能做到。

那么,如果我们回头去看这一大串的需求,很快就会发现,它们聚焦着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用到的技术(无论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都各自差异很大。我觉得Metaverse如果要实现,恐怕很难是由某一家公司独立完成的,它必然会由多方共同构建。居于核心的一家或者几家公司最重要的使命是提供统一的标准,包括素材规格、系统语言、传输方式等等方面。在根基确定好之后,核心的人们还需要给这个宇宙绘制一幅漂亮的、吸引人的封面,它可以是一个打通多种体验的游戏,也可以是某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交软件,总之,人们要为了这种体验而接受这个宇宙,之后才会有更多人加入它、建设它,就像现实中人类的历史一样。做完这些事以后,核心的概念其实就模糊了,因为核心一定想要去控制用户获得的体验,但正因为它的体验不可控、正因为它充满了可探索的新鲜玩意儿,所以Metaverse才会好玩;去中心化也意味着所有体验在这个巨大的世界里应该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应该能从中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小块空间。

说到底,我们所渴求的就是即能在独居的小房间里隔绝一切,又要精神上融入进一个巨大世界之中。由最个人化的体验做起,联通最广泛的幻想,同时确保私密与自由;这大概就是我心目中的Metaverse。大概初二的时候,我得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随身听;我还记得它流线型的外表,薄薄的,光是看到它就能让我感到从内到外的极大喜悦。而只要戴上耳机,我就可以假装周遭的一切不存在,我的全部灵魂只与耳机里伴随着打口带沙沙声传出的歌声有关;这个小小的机器在某些时候给了我近乎于神圣的体验,它对那时候的我来说就意味着逃避,意味着避难所,也意味着“未来”。

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同行朋友们正在做着自己心目中的Metaverse,有些挺带劲儿的,另外一些在我看来就是把传统MMO的副本拆了、然后打它一顿逼它承认自己确实是个Metaverse。我还见到了许许多多漂亮的PPT,每一个都用精雕细琢的修图技巧勾勒了一个以ARPG、卡牌或者是SLG为内核的“元宇宙”,这些PPT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可能主要是让各家公司负责做PPT的商务同事们每天晚上做噩梦,以及让投资人们废寝忘食地拼命补课,生怕自己错过了一个巨大的风口。这种全行业投入的盛况让我想到了许多年前人人都想做漫威宇宙——甚至还有人想批量化培训斯坦·李——的时候,还有在深圳随便找个饭店吃吃饭都能碰上邻桌在聊真人沉浸式互动剧——“至少投五千万,超越隐守品质!”——的时候。只是这次我们所追逐的东西更大,更极端,更真实;它是必然会到来的未来。

是的,作为一个游戏人,以及一个内容创作者,我坚信元宇宙终究会到来;但时代的来临却并不会带着吹喇叭的天使和写着斗大字的横幅,它是席卷而来的,总是这样,它的巨浪会把还没想好的人和他们那些仓促拼凑的小船一波卷走。

至于另外那少数真正带劲儿的项目,那些坦率承认要花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去探索Metaverse一个侧面的朋友、那些花大力气提升技术实力而非BP实力的友商、那些抓住自己擅长的并不怎么特别赚钱的体验不松手的探索者们,我想Metaverse的钥匙应该在他们手上。就像各位一样,我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愈发挑剔的玩家,但我有种坚定的预感,接下来会让我沉迷的、真正颠覆生活方式的游戏体验——可能是Metaverse也可能不那么Meta——应该来自于专注一线制作的同道者们。体验的升级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包装、在技术上的种种努力,而这些努力背后都意味着大量的、多半会白费的、明知痛苦也必须去做的,人类劳动的结晶。我们要造的是新时代的随身听与磁带,那是一种生活体验,只要体验过它,人们就再也退不从前了。

以上,这就是我对Metaverse的理解,先写到这里,我现在得去问问相亲的那两位彼此印象怎么样,我可忍了好几天了呢!

热门相关:赤心巡天   恶魔王族   星界使徒   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重生空间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