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没有隐私的世界里,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一个欺骗的时代里,讲真话本身就是一种革命行为

——乔治·奥威尔《1984》

 《Beholder》——或译为《旁观者》,并不是一个让你得到愉悦体验的游戏,反而你的每一次选择都会面对道德拷问。

类似韩国人Somi做出《Replica》,旅日美国人Lucas做出《Paper, Please》,这部反乌托邦性质的游戏《Beholder》则是出自俄罗斯制作组之手——他们所在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曾遭遇政治风波。

《Replica》(指尖战争)

《Paper, Please》(请出示护照)

故事发生的年份是1984年,所有的禁令都在1984年发布,游戏内的上级机构叫“秩序部(Ministry of Order)”,无数不在的监控摄像……这些无疑都是在向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比如这里提到的“秩序部”,在《1984》里对应的是“真理部”(Ministryof Truth)。

老大哥在注视着你——1984

伴随着字正圆腔的中文配音,你和家人们来到了一栋公寓大门前。

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将作为管理者经营这栋公寓,并且照顾好家人们——勤劳的妻子,正在念书的儿子,和年龄尚小的可爱女儿。你要做的,就是努力赚钱,满足家人的需求。

这听起来很简单,不是么?

而这一切只是表象,房东这一职业只不过是为了方便另一份“工作”而已。在游戏开场的动画中,你遇到警方带走了一位惨遭毒打的罪犯,腰间的钥匙串表明了他的身份——前任房东。

在简单的教程之后,你的上司“秩序部”告知了你在此的真正目的:监视公寓内的房客们,是否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倾向。

而政府也会不断的颁布新的法令,比如禁止阅读某人写的书籍,禁止持有外国音乐,甚至禁止穿着牛仔裤和贮藏苹果。秩序部会提供便宜的监控设备,用来记录房客的违法行为。

不断增加的禁令

公寓内住进了形形色色的居民,有制作毒品的瘾君子,也有善良的知识分子。对于前者,我不假思索的将监控录像交给了秩序部,这一“爱国行为”让我获得了一笔不少的酬劳。

随着游戏的逐渐进行,家庭的支出越来越多——儿子要读书,女儿患重病,妻子也要维持家庭,偶尔还要面对敲竹杠的政府官员,仅凭建立房客档案和举报罪犯是绝对不够的。

所以,正确的游戏方式是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捏造证据、敲诈房客,来获得额外的收入。当然,很多时候举报的都是无罪的居民,甚至曾经对你有恩的房客。

  • 帮助你多次的席默尔是这幢公寓原来的主人,因其资产阶级的身份失去了原有的财富,想要出国却被有关部门刻意刁难;

  • 为了给你的女儿治病,一位医生不惜自身犯险走私药物,而你却不得不举报他的相亲女友私藏砒霜;

  • 儿子因为家里付不起学费而被发配矿山,同样希望出国逃难,但仍然付不起高额费用,最后儿子因抢劫银行被警方击毙;

  • 当然,游戏中也有一些人是过得比较滋润的,比如3号房的雷纳克,即便你偷偷摸进他的屋子内栽赃违禁品也不能把他撵走,因为他在政府有人。

所以,让所有人都幸福美满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获得救赎。想要保住自己的家人就注定要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国家的利益才是最高利益。

游戏中的角色被刻画成了一个个剪影,我们看不到人物表情

你可以作为“伟大领袖”的忠实走狗,疯狂窥探他人隐私,按要求处理一切“不法分子”,甚至举报自己的妻子参与非法集会;

你可以眼看着女儿因病离世,自己却无能为力,适当做一些偷鸡摸狗和栽赃敲诈,碌碌无为的度过此生;

你可以帮助无辜房客偷渡海外,自费让儿子出国避难,加入革命党与“秩序部”彻底划清界限,最后重复上一任房东的悲惨故事;

但即便你通过无数次游戏结束、无数次重新开始之后细心总结了一条“完美”路线,成功避开秩序部的监视,让自己和妻子儿女都肉身翻墙来到彼岸的美丽新世界,也只不过是你们一家得到拯救。那些帮过你的公寓房客、同样无辜的祖国人民依旧水深火热,秩序部与“老大哥”依旧维持着高度集权的统治。

完美结局——“他从未想起克鲁什维契的人们”

你只不过是一名“旁观者”。

热门相关:大奉打更人   爱恨之约,总裁请克制   首席总裁,太危险   宠妻成瘾:老婆,你要乖   总裁,我要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