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重金买球星的兴奋能否长久?

西亚足坛引进欧美巨星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是近来的新动作还是引发关注。实施这种高端引进策略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自己要有稳定的职业联赛;二是要有愿意为此解囊的巨商。西亚石油经济发达国家恰恰不愁这两条,只要民众和老板都爱足球,拦都拦不住。至于是否要考虑利弊关系以及对足球运动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那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在本国足球竞技水平和足球市场因此而迅速崛起的时期,人们的兴奋会压倒理智,很少想到长远的发展战略。

超级球星是个特殊的群体。足球欠发达国家的俱乐部通常把目光盯在一些过气球星的身上,这些球星已经过了巅峰时期,没那么大红大紫,但还足以到二三流赛场表现余威。他们大致会在三种出路中做出选择。

第一是刚过巅峰状态,不存在“尚能饭否”的担忧,尽可能利用名气延长运动寿命,也好多多挣钱。球迷和老板都喜欢这类球星,但经纪人通常会大开口要高价,毕竟进入运动生涯末期,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C罗基本上属于此类。第二是虽然不再有当年之勇,但赶紧挣钱还是有能力的,本泽马应属这种,与沙特吉达联合俱乐部签下年薪传言超2亿欧元的合同。第三是找个地方养老,美国职业联盟最爱接收这类球星,典型的莫过于贝利、贝肯鲍尔和贝克汉姆,此“三贝”都在退役后跑到美国玩了好一阵子,才彻底收山。

眼下,沙特动作最大,此前阿联酋、卡塔尔也这么做过。那里的足球状况确实因此受益,有的在明星效应影响下,用归化加培养的方式提升了国家队水平,也有的助推了俱乐部的实力和职业联赛水平。自以为这条路走得下去,外人并不看好,且多有非议。

中国足球已在走过弯路之后尽力调整和扭转,欧足联主席切费林更直言沙特这么干“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许,长期高居世界足坛高端的欧洲人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理解落后的亚洲足球那份急切求进之心。但是,球星献技和提高成绩不是足球的全部,引导更多人热爱和受益足球,光是花钱就行吗?(作者是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

热门相关:庶子风流   锦桐   上古传人在都市   虎狼之师   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