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凡:德国“乏力”恐非“一杯咖啡”能缓解
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几天在柏林密集接待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领导人。按照德国政府以及媒体说法,柏林这轮“东南亚周”外交并非无的放矢,而是试图通过与相关国家深化合作来减少“对华依赖”。
在国际局势持续动荡的大背景下,德国寻求同具有巨大经济活力的亚太国家加强合作无可厚非,但如果将这种合作置于所谓对华“去风险化”框架内,就真成了罔顾自身内外现实的南辕北辙之举。连欧洲媒体都注意到,2023年中德贸易额高达2530亿欧元,虽然面临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但仍保持韧性,中国也依旧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而德国2023年与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三国的贸易总量仅为380亿欧元。随着中德彼此制造业发展水平逐渐接近,两国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互补方面联系更加紧密,德企可在中国找到质优价廉、量大保供的制造商,也继续在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找到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德国经济研究所一份报告指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19亿欧元,比2022年增长4.3%,这表明德企继续根据实际利益而非“政治正确”做出经营决策,也再次反映出中德在经贸层面紧密互补、携手共赢的基本现实。
由此引申开来,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当前虽在内外政策层面提出一些愿景或设想,但在推动落地过程中往往遭遇诸多现实约束,导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境况。
一方面,德国自身经济动力和韧性正面临越来越多挑战。在乌克兰危机持续演进等因素影响下,德国经济2023年出现0.3%的衰退,预计2024年起增长率也仅为0.2%左右,持续低于欧盟0.9%的平均水平。而就德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困境而言,这场危机也远非经济部长哈贝克所说的那样“只是乏力,仅仅需要补充一杯咖啡”。德国制造业赖以抢占优势的能源供应基础因为欧俄能源脱钩彻底崩塌,在清洁能源转型还在路上、“弃核”几成定局的情况下,德国不得不面对更具波动性的液化天然气市场,能源成本可能长期达到美国3倍以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遭到严重挤压和侵蚀。同时,德国的数字和绿色转型依旧进展缓慢,在继续立足汽车、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如何应对新经济和新技术变局并实现突破,可谓阻碍与挑战重重。在此过程中,德国还在持续被美国“割韭菜”,美方《通胀削减法》落地一年多来已经诱使宝马、大众等德企将更多产能转向美国。在这些方面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德国内外诸多政策所能获得的财力支持愈发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德国国内政治分裂和社会乱象更严重地阻碍着政策可持续性。德国三党联合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在以德国人自己口中的“散装政府”状态运行,绿党、自民党等多年未执政的党派与社民党、总理朔尔茨多有政策龃龉,它们甚至故意在外交、经济、环境等政策领域打上浓重的意识形态烙印,比如德国去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和首个《中国战略》中很多过激的提法和举措,都是出自绿党主导的部门。与此同时,德国国内政治和社会形势也在剧烈变化,比如因为政府削减燃油补贴以及部分绿色环境政策损害自身生产经营,德国农民响应其他欧洲多国农民掀起抗议风潮;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则在东部数州民调领先,支持率达到仅次于联盟党的水平。在此背景下,德国无论经济政策转向还是对外政策规划执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掣肘。
面对内外困局甚至危机,德国最好的选择应是回归长期以来的务实稳健和量力而行传统,而非继续被“政治正确”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等裹挟甚至冲昏头脑,避免在经济、外交、安全等领域踏过更多禁忌和红线。近期,在拒绝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导弹问题上,总理朔尔茨基于国家现实利益而避免卷入冲突的立场又让人们看到了德国政界“不蹚浑水”的清醒。而这种政治理性,恐怕也是德国应对内政外交层面其他各种问题的最优决策方式。(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