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强国建设,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主动作为
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地位独特、特色鲜明,承载着推动行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为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服务强国建设、赋能行业发展为使命担当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服务强国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国家发展的新方位新征程中,找准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定位新任务,回答“强国建设,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何为”的时代命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觉增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命感。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实现行业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策源地,也是培养造就高水平行业人才的主要场所。面对当前时代发展带来的行业新态势,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将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使命担当,善于抢抓机遇,敢于主动作为,把握所属行业领域重大需求,培育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行业支撑。
以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为战略目标
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以及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要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行业科技实现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创新,助力行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着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在培养造就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必须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力量,面对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趋势与规律,主动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中担纲承梁,产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培养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全方位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重要举措
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长期面向行业办学的过程中,围绕产业链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学科结构体系,也形成了自身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典型特色。面对服务强国建设、赋能行业发展的使命担当,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以全方位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重要举措,促进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精准对接,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依托行业而建,要紧跟行业发展形势,系统分析行业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动态调整优化学科设置,提高学科建设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从而提升教育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协同创新平台是各科研主体进行深度交流学习以及多元化合作互惠的重要载体,也承载着优化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职责。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要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作出大贡献”的思路,积极搭建高质高效的行业特色协同创新平台,深入推进高层次产教融合、校城融合,解决“闭门搞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以自身基础性、特色性研究领域为锚点,主动探索行业前沿、聚焦行业难题,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作为主攻方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牢牢将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核心技术把握在自己手中。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围绕拔尖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培养,构建“有组织科研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与本博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工程硕博士专项培养计划,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全序列产教融合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要深入推进开放融合战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组织形式,如共建联合研究院、实施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等,创新政产学研结合新载体,提高协同育人成效。
(作者:王同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