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钱塘里》:反映生机勃勃的劳动人民生活
由谢丽泓编剧、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越剧现代戏《钱塘里》,以传统越剧的形式演绎了发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生活故事,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勤劳肯干、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
今日之中国人民,满怀积极向上的激情,为美好生活奋斗拼搏。就普通的人来说,或许他们没有将自己的工作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仅是想提升个人与家庭的生活水平,自己有稳定而较高的收入,父母安度晚年,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亿万普通人努力向前的精神汇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时代潮流;亿万劳动者的力气使往一处,就形成了不可阻挡的时代力量。
越剧《钱塘里》中,方小米高考失利后,与丈夫陈运河承包村子里的果园,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一起到杭州发展。在所开的水果店赔本后,两人分别在公司打工。特别感人的是,撞了人、闯了祸后,在巨额债务的压力下,他们没有以“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心态来逃避,来“躺平”,而是用自己的加倍劳动来弥补给他人造成的灾难,偿还所借的债务。
另一方面,陆亚飞虽然是公司的高管,但她本质上还是一个劳动者,其劳动的强度不比方小米、陈运河这样的农民工弱。舞台上有两个场景就能表现这一点,一是母亲突遭车祸,出差在外的陆亚飞连夜乘飞机赶回杭州,可刚刚安顿好母亲的护理事务,就又被公司催着去深圳出差,引发了因病而脾气焦躁的母亲的强烈不满;二是母亲即将病愈,请获奖的老年模特队的队友们来家里聚餐,她被母亲叫了回来,吃点美食,然而睡眠严重不足的她感叹道:“吃哪有睡重要啊!我昨晚加班到两点……”
这部戏给观众一个强烈的印象:劳动,劳动,为了梦想不停地劳动;加油,加油,奋力地加油。这就是当代中国人的勤劳奋斗精神。
《钱塘里》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越来越深地植入人们心里,人民的道德素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剧中,方小米,一个普通的进城打工者,她和丈夫的收入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但在撞了人之后,没有逃跑,而是将被撞者送入医院、预付了住院费。若不是想到出生不久的婴儿嗷嗷待哺,她是不会回家的。喂完奶之后,她不顾家人的阻拦,决定给孩子断奶,跑回医院,伺候伤者,支付药费。她在之后的一百天里,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地服侍病人,竟被病人视为暖心贴身的“小棉袄”。她的丈夫陈运河,也是一个打工者,出事之后,他也没有“逃离”,而是和妻子患难与共。为了多挣钱,“这几天我在接后半夜的单,晚上12点后每单可以加两块钱,路通畅,单也多……”陆亚飞因为母亲遭遇车祸,自己新项目推行艰难,压力更大,几乎到了焦头烂额的地步,然而,当她看到方小米与陈运河因无法筹到钱而苦恼不已之时,却“泪流满面”,旋即决定“拉她一把”,向她的支付宝里转去8万元钱,以使他们渡过难关。即便是被撞者金月芳,在得知方小米是她几个月来恨之不已的肇事者后,一开始痛骂不已,然而,当情绪发泄完之后,首先道歉的倒是她:“小米啊,阿姨今天太冲动,向你道歉,对不起!”“阿姨知道你不容易,你受的罪不比阿姨少。”从此以后,撞人者与被撞者的两家人竟成了好朋友、成了经常走动的“亲戚”。这就是当代中国人的美好品质。
《钱塘里》从2022年5月20日首演到今日,已经演出了三十多场,每一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高度赞扬,尤其是普通的劳动者。一位杭州的退休会计在评论群中留言道:“它让我感觉到了中国人真是了不起,勤劳、诚信、善良,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一位快递小哥说:“我由方小米的生活艰难和努力,想到了自己,我一边看一边流泪。但戏的最后,城里的人认同、喜欢我们这些乡下人,让我感到温暖,对未来也充满希望。”在戏曲亟待发展传承的今天,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令戏曲人由衷高兴。这也得益于该剧能够扎实准确地表现时代的精神,刻画出了真实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戏剧创作者们应该全身心地走进我们伟大的时代,走进生机勃勃的中国社会,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去把握这个时代的精神,了解老百姓的愿望、快乐、痛苦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为人民大众是时代的载体,是社会的主体,只要写出了真实的他们,就会像越剧《钱塘里》一样,动人心魄。
(作者:朱恒夫,系上海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