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谈】 源于生活还是高于生活?

题图 / CaesarZX

最近我在追迪士尼的热门剧集《曼达洛人》第二季。回想去年刚看完第一季时,我就和身边许多人吹说这才是拍星战的正确姿势。结果第二季果然像打了鸡血一般,似乎每一集的成本都抵得上整个第一季的总和。

上周末看到第四集,主人公把宝宝犹达一个人寄放在学校,就跟着伙伴们来到位于峡谷深处的一座帝国残余势力基地,成功进行了一番破坏活动后凯旋而归。看完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一集太像个电子游戏了。于是我兴奋地跟一群熟人吐槽说,这一集太像某个星战游戏里的一个任务了。

这时其中一个人问:“哦?像哪个游戏?” 

我脑子稍稍转了一圈,答道:“像《绝地武士2:绝地放逐》”

他随即又问了个进一步的问题:“哦,像哪个任务啊?”

我脑子又开始转啊转,转着转着,卡住了。

此时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心中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那其实只是一种泛泛的似曾相识。

事实上,我甚至连究竟是不是像《绝地放逐》都不确定了。乘坐电梯深入敌人戒备森严的基地,在一番有惊无险的战斗后顺利完成任务,最后从基地顶部平台逃出生天的故事,不说其他类型和题材,仅仅是星战游戏,就有《绝地武士1》和《共和国突击队》等等在脑海里排队候选。

当时那番对话没有再继续,我找借口结束了这个话题。但紧接着,我猛然意识到,这里面的“似曾相识”相当耐人寻味。要知道,曾几何时,“艺术源于生活”还是一句没有歧义的真理。

曾经,无论是游戏还是其他文娱产品,大多都取材于创作者自己的现实生活或梦境,加一点想象力的加工、艺术化的处理。当观众和玩家享受那个作品时,产生的共鸣,也是基于自己的一部分生活经验——看过的小说、电影和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和顿悟

而今天,游戏——而非生活——竟能成为令人产生似曾相识错觉的源头。更确切地说——一种“逆向”的似曾相识。

今天,当我发现一个看似熟悉的情境或者桥段,不得不多做一次甄别:这种感觉究竟是来自某个生活片段,还是出自哪部电子游戏呢?这种奇妙的体验和纠结,只云不玩的人很难体会到,因为大多数游戏与电影的最大区别,就是那段游玩的经历——尽管受到诸多局限——都是由玩家自己来掌握和演绎的。

游戏对玩家而言早已不再是娱乐那么简单(尽管很多时候出于对传统观点的逆反,我们并不承认),而是扎扎实实地成为了玩家生命的一部分,进入了生活经验的“似曾相识”素材库。

这种状态似乎像是某种移情作用。如果我在看那一集时,没有把自己代入主角一方,而是代入了被单独留在学校里用原力偷吃马卡龙的宝宝犹达,那我产生的似曾相识会不会截然不同呢?

比如,让我产生联想的会不会是《恶霸鲁尼》的第一关?


热门相关:赤心巡天   原配宝典   原配宝典   蜜婚娇妻:老公,超疼的   超凡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