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25年之后,EVA的影响力依然无处不在?

你可能还没意识到,EVA第一次上映已经是25年前的事情。

但直到今天,玩EVA梗都依然是一种时尚。从前两年开始,日本有个公益机构就在用“特务机关NERV”的名字,发布灾害相关信息,现在有上百万粉丝:

原本只是放在新闻后边,用来当洗碗背景音天气预报,配上NERV指挥中心风格的界面,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电视台的王牌节目:

甚至连风俗店都会用EVA风格的海报来招揽顾客。不需要贴出员工卖弄风情的照片,简单的“美女袭来“几个字,就能让路人陷入悠长的幻想:

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们太过于习惯拿EVA玩梗,以至于已经忘记了这部动画是怎么成为梗王之王的。和互联网时代搞点出位的下三路就能火的现状不同,在EVA诞生的时候,想要成为一部国民级的动画作品,就必须要有国民级的质量。观众、媒体和业界一致认可,才可能获得像EVA这样的成功。

在深受EVA触动的观众里,除了一般的动漫爱好者以外,还有企业家、政治家,甚至罗宾·威廉姆斯这样的好莱坞巨星。

罗宾·威廉姆斯不但是个EVA粉丝,还在《一小时快照》中和EVA玩偶同时出境

日本动画爱好者之间有个说法,一部TV动画,如果碟片销量超过15000套,就可以算作季度热门霸权番。销量超过40000套,就可以称作是一种社会现象。而EVA的碟片总销量达到20万套,高居日本TV动画史上第一,至今无法被撼动。

而截至2019年, EVA整个系列包括周边产品在内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4.9亿美元,超越了《复仇者联盟》和《美少女战士》。国内曾经两度以《2000天鹰战士》和《新世纪天鹰战士》的名目分别引进,为了能在国内电视台上映,经过了大量删改。这当然让人觉得有些苦涩,但是,这可是唯一一部 “明知引进的话要大改,依然要在大改后引进,而不是一禁了之”待遇的日本动画,也在另一个侧面体现出EVA的影响力。

也难怪有人说,正是EVA扭转了社会对动漫“低幼”、“庸俗”、“黄暴”的看法,加上前所未见的商业成功,才让日本的动漫产业从宫崎勤事件的打击中恢复,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不过,在庵野秀明创作EVA的时候,可未必抱着“拯救业界”的想法。

90年代初,庵野秀明在动画创作的道路上接连受到打击,代表他动画人理想的《王立宇宙军》续作被取消,让他陷入了抑郁。到筹备EVA的时候,他已经整整四年时间没有任何作品了。

庵野秀明在一份内部文件中说,EVA代表的就是他自己——一个破灭的人,一个四年无所事事的人,一个行尸走肉,最终意识到自己不能再逃避下去。他把四年之中所有的感受,全都投入到了EVA里。

这就是碇真嗣这个反英雄主角的由来。和常见的动画主角不同,由于投射了庵野秀明自己,碇真嗣虽然是个少年,却老气横秋,懦弱怕事。这不是一个能让人敬仰和钦佩的角色,却是一个能让人感同身受的角色。整部作品阴暗、压抑、悲壮,结局离奇又震撼,不但反映了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的社会氛围,也反映了在高速运转的现代都市里,个体的渺小、彷徨与无助。

EVA诞生的时候,由于经济衰退 ,很少有企业能独立负担TV动画的制作费用。庵野不得不采用了在当年比较新颖的“制作委员会“的形式,招揽多家企业共同投资,才勉强凑够了钱。这种“制作委员会”机制在EVA获得巨大成功以后,现在已经成为绝大部分TV动画的募资形式。

即便有了制作委员会,经费其实也不算宽裕,所以庵野秀明还需要在别的地方想办法。典型的例子是第22话中的“电梯镜头“,两位女主角绫波零和明日香在电梯中无言沉默了整整一分钟。

关于这个镜头到底是偷懒省钱还是别出心裁讨论已经太多了,导致它成了最有名的动画镜头之一,反复在其它作品中被引用致敬。从《伪恋》《潜行奈亚子》再到《刀剑神域》,哪季新番中要是这个镜头一次也没有出现,反而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庵野秀明的这种做法,虽然看起来天马行空,但是对与当年优秀的动画人来说,如何通过艺术处理来节省经费,本来就是当年优秀动画人的必修课。

和EVA同一年上映的《攻壳机动队》1995剧场版,其实使用了和“电梯镜头”差不多的处理手法。整部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静态镜头,以一种非常经济的方式交代环境,调整节奏。同时,又正是这些静态镜头,树立起了这部动画的“电影感”和“高级感”。

泡沫经济高峰的日本,动画厂商在没有电影或者TV动画项目的时候,靠发行OVA录像带和碟片也能养活自己。这让动画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力和创作自由。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几乎探索了所有能用动画形式来表现的题材和故事,也几乎穷尽了赛璐珞胶片所能支持的表现手法,给后来者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

川尻善昭1987年作品《狂奔者》是日本动画黄金时代的优秀代表

正是有了这些探索,押井守和庵野秀明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显得总是特别有办法。EVA TV版后期各种放飞自我的场景,与其说是源自导演的天才,倒不如说是在动画的黄金时代,导演所锤炼出的经验和匠心。

动画整体的设计风格,也能看见泡沫经济深深的影子。假如EVA早诞生几年,那么人们所熟悉的“使徒、来袭”,可能会是另一幅模样,完全没有现在的味道。

这种叫做Matisse-EB明朝体的字体,在1991年才诞生。作者是日本著名字体企业Fontworks香港分公司的本地设计师Francis Chow。对字体比较敏感的人可能会发现,日文汉字和中文汉字,在审美和结构上存在一些 微妙的差异。由于Francis Chow本人是中国人,他巧妙地将两种审美特征结合起来,在工业感极强的明朝体(可以类比为宋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类似手书的曲线变化。

Matisse-EB细部的曲线带来了类似手书的柔美,也增加了字型的分量

这让Matisse字体,特别是EB粗黑体的黑色面积比一般明朝体要更大,充满了分量感。密集排列时,令人难以喘息,完美契合了EVA的主题。庵野秀明甚至把这个字体称为是“老子专用的明朝体(俺明朝)”。

作为一家设计企业,Fontworks的香港分公司的命运和日本的经济形势紧紧相依。在9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峰时期,这个部门最多有30多名设计师。而在日本经济衰落后,这个香港分部也于2003年解散。

可以说,EVA的成功和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繁荣息息相关。这是一部站在时代的顶点的作品,是日本动画黄金年代的一部总集篇。

也因此,直到今天,也再没有可以全面超越EVA的作品出现,因为再也不会有一个和泡沫时代一样繁荣的日本,作为这部作品的引文。

热门相关:唐人的餐桌   原配宝典   倾世宠妻   重启游戏时代   一拳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