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比抖音里的外国老哥更懂“网抑云”
今天你致郁了吗
近期,Tik Tok上出现了一类以创伤为主题的短视频,就像万里晴空飘来了一朵网抑云,把不少想要找乐子的外国网友活活整emo了。
与那些整活老哥和热舞小姐姐相比,这些打着“#traumatok(创伤短视频)”标签的视频在质量上只能用粗糙来形容,无非就是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再配上一行字幕,而这就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播放。
这些短视频中,关键的不是画面中的人物,而是屏幕上那行或长或短的文字——短短几行字,就能向你讲述一个致郁小故事。
“你以为你能伤害我?我男友因为开车时跟我发短信死于车祸,我当时还怀着他的孩子”
其中有些带有青春期“伤痕文学”的气息,反应了年轻人内心的敏感......或者说矫情,仿佛每个人都有着一个不愿揭开的伤疤,就像刚过12点的网抑云评论区。
“为什么你记不住童年里那些美好的事?——因为有心理创伤”
而那些不矫情的创伤短视频,讲述的故事往往很惊悚,比如自己小小年纪就被人性侵,或者在的家长强迫下向上门走访的儿童救助组织撒谎,以掩盖父母那些足够被剥夺抚养权的恶行。这些故事情节或许有些老套,但放到恐怖惊悚片里却一点也不奇怪,配合上画面中僵硬的动作、呆滞的眼神,让人不禁背后一凉。
“我第一天接受心理辅导,他们就叫来了儿童救助组织”
也有些短视频带着些“科普”的意味,比如你能通过脚步声分辨出是哪个人、甚至通过走路的节奏判断他的心情,就表示你已经被过去的创伤所影响,而这些能力就是为此而练就的一套警报系统......
这些emo短视频所反应的大多都是年轻人、甚至是青少年的烦恼,矛盾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同学的磕磕绊绊,很容易引发群体共鸣,甚至还可能会让人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心理疾病。
这些“丧”到极致的创伤短视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宣泄痛苦的方式,创作者获得同情和关心,有时还能引起有类似经历的网友的共鸣。大多数时候,这就是一群对生活感到失望的人们,因为无法靠自己走出过去那些所谓的心理创伤,选择在网上抱团取暖而已。
不过,随着这类视频在Tik Tok越来越火,有些网友感觉到了不对劲,比如对于心理阴影的描绘越来越生动,性侵等恶行犯罪的惊悚故事出现的越来越多。这时,一部分网友的态度,开始从同情改为怀疑:你为什么不去求助于警察或者心理医生,而是要把它发到社交媒体上?
“你想给你妈妈打电话,但是你做不到,因为25年前她被你爸爸谋杀了”
同时也有心理医生认为那些所谓的“科普向”视频将心理创伤说得太随便了,很多家庭中的小矛盾不至于上升到创伤层面,那些给出建议的博主也没有什么专业素养,只是在向观众们贩卖消极情绪而已。
世界要完蛋了,但你什么都做不了
此前,类似的丧文化曾经兴起过一阵子,当时他们自称为Doomer。
许多玩家看到这个单词可能会首先想到游戏圈里鼎鼎大名的毁灭战士,不过网络上的这群Doomer并没有手撕恶魔的能力。
毁灭战士(西施惠版)
恰恰相反,他们弱小、颓废,认为自己和这个世界都已经完蛋了。
Doomer这个群体最早源于4chcan上的一张表情包:一个带着毡帽、胡子拉碴还带着黑眼圈的落魄男人,围绕他的是一堆负面标签:孤独、羞于和家人交谈、很久没有交过新朋友、有很高的药物成瘾风险......不客气地说,就是一个loser。
然而,这个失败者形象却引起了一群失意者的共鸣,他们同样对自己的未来不报希望,认为自己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就像一具行尸走肉,只能靠烟草、酒精和电子游戏来麻痹自己。
不久后,有网友创作出了Doomer girl,有时用来当做女主角,有时则在故事里扮演那个求而不得的那个她,用来讲述Doomer们那些失意的爱情故事。
在Doomer们自己看来,他们的痛苦源自于认清了世界的现实。这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认识到了世界复杂而丑陋的一面,却无力改变这种越来越糟糕的趋势。与他们父母那一代人受到宗教影响颇深不同,这些年轻人不相信那些善有善报的说辞,也不认为会有什么来生的救赎,目力所及尽是荒谬的现实。
他们的颓废也不只是对自身前途的迷茫,这些人也关心世界的命运,但可惜的是,战争、贫困、环境污染的阴霾经久不散,而对此他们无能为力,认为世界毁灭只是时间问题。
这群人中有不少将叔本华视为自己的精神领袖,而在叔本华看来,这种抑郁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回归宗教,用信仰来麻痹自己;二是投身于艺术创作,以此来宣泄自己的痛苦。
许多Doomer选择了后者,然而他们的许多创作很难称得上是艺术,更多是在表达自己的痛苦。
在YouTube上,许多Doomer用那个落魄男人的表情包来创作视频以释放自己的忧郁。和Tik Tok上的创伤短视频一样,这些视频看上去也非常简朴,甚至很多只是给一张表情包配上了一段孤独、悲伤的后朋克音乐,视频本身并没有多么出彩。
从制作水平上来说,很多视频的水准并不高
然而评论区却是个大型网抑云交流现场,失败的爱情、对未来的迷茫、生活中难以承受的重压......种种负面情绪随着那些音乐倾泻出来,是字面意义上的网抑云现场。
Doomer们的emo不仅仅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对未来失去希望,出于历史原因,这股思潮在那些生活在前苏联地区的年轻人中格外有吸引力,对他们而言,世界已经毁灭过一次了。
随着苏联大厦的轰然倒塌,之前牢不可破的联盟开始从内部瓦解、各个成员国各奔东西,而与这个国家一同倒塌的,还有曾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人们不再想要将红旗插上火星,而是削尖了脑袋一门心思地搞钱。
并且哪怕他们积极拥抱了西方的经济体制和文化,大部分人的生活也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越来越糟。因此这部分人不仅接纳Doomer的思潮,还成为了一种代表。那些打着Doomer标签的音乐中很多都是俄文歌——即便语言不同,也不难从中感受到那股悲伤和迷惘。
Doomer的影响发展到国内,也自然而然地进行了一些本土化,比如说那个颓废男人的表情包不是站在那些破败的赫鲁晓夫楼前,而是站在某个县城的中学门口,或者某个即将倒闭的工厂里;标题中那些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小故事所映射的现实也有许多本土化的议题,例如学生对高考的迷茫、下岗工人对于旧体制的怀念、打工人被吸血的不满,甚至是V圈塌房后二次元们幻想破灭后的失望......
“吃太饱了”
无论是所谓的创伤tok还是更早的Doomer,都带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敏感和忧郁,用国内网友们调侃网抑云的一句话评价:有点“吃太饱了”。
以所谓过来人的眼光来看,这种emo或许是幼稚的、狭隘的、没有意义的,年轻人对这些现实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正说明他们还没能接受现实,还没有“长大”——这种批评不无道理。
然而凡是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就真正“合理”吗?
至少这群年轻人并不这么认为,否则他们大可以像个成熟的大人那样接受现状,而非因此郁郁寡欢徒增痛苦。他们或许无力改变那些荒谬的现实,甚至没了朋克运动中“Fuck the world”的心气,但他们拒绝承认这是合理的,更不愿意去接受它。
在被现实捶打地体无完肤之后,这或许是那些不愿长大的年轻人所做出的一点微弱而坚定的反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