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三人谈: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塑造“立体竞争力”?
编者的话: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当前的大湾区建设在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等方面有何优势?《环球时报》记者赴大湾区多地深入采访,邀约来自科研、产业、高等教育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开展独家访谈,从智慧城市建设、前沿科技探索、“专精特新”“未来产业”发展等角度,畅谈他们眼中的大湾区竞争力。
俞大鹏:坚持科研定力,加强原始创新
量子科技是强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也是我国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在量子科技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国力支持、政府投入为我国量子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而举国体制培育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且训练有素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使得我国量子科技发展能够走得更远。现阶段,我国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已经处在国际领先地位,在量子计算领域处在与国际一流并跑或“你追我赶”阶段,但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仍处在劣势地位。
突破美国西方等国对我国量子科技的围堵和封锁,走出一条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目前来看,我国在部分设备和技术方面处于西方“卡脖子”的阶段,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在前期阶段也可能会走得稍慢一些,但我们最终一定会“站立起来”。事实上,我国在一些科学仪器与工具的“国产替代”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面对国际形势的严峻变化,我国早在数年前就着眼布局发展支撑量子科技行稳致远的“根”技术,例如在电子束光刻机、低温制冷设备等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也聚焦攻坚“卡脖子”难题,推动我国量子领域的先进科学仪器朝着国产化、高端化、自主可控方向迈进。
大湾区是创新的热土,深圳经过40多年发展从渔村崛起为先行示范区,内含创新动力与潜质,在发展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方面具有突出优势。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出支持深港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深圳园区共建“量子谷”。与内地相比,港澳地区的量子科技力量还比较薄弱,一是研究人才数量不多,二是地方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要凝聚力量,共同推动量子科技创新与落地应用。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在成立之时就致力于与港澳融合,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支持下于2020年建立了“量子科学与工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实验室”,共同发展我国量子科技,而接下来还将继续联合更多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力量,完成国家使命,助力社会发展,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与此同时,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已经吸引了一批国际化人才,而他们日后将成为沟通中外科技交流的民间大使。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是深圳奇迹的缩影,成立至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如“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的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出的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目前,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已经陆续建成超导量子计算平台、硅量子点量子计算平台等国际一流科研平台,未来争取在量子科学领域做出从“0”到“1”的重大原始科学发现。
日前有西方媒体发表文章称,从政府投入、高引用率论文数量和自然指数等科学指标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了“科学超级大国”,这一方面出于他们炒作向本国政府施压要更多科研经费的本意,另一方面也要得益于我国的海量科研投入、优秀人才培养等,在某些方面中国的确走在了科学研究的前沿,但我们还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尤其要加强原始创新。科技创新不能只追求热点和赶时髦,不能“低水平重复建设”。只要我们有定力,建立合理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在量子科技方面一定会取得原始创新成果。(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本报记者陈子帅采访整理)
宋永华: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相向而行”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共建智慧城市群进程。澳门大学校长、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永华日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大湾区在共建智慧城市群方面具备多重优势,但也存在复杂性,这向技术发展提出了新需求。
宋永华表示,粤港澳存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国际化程度较深、文化多元融合等特点。随着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启用,三地融合程度加深,城市与城市之间连接更加紧密。这些因素构成了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整体优势。与此同时,这三地的城市面临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即能源、安全和交通。澳门大学对此给出智慧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
当下,粤港澳特大型城市电网电力负荷密度大,空调系统、电动汽车等给能源供给带来一定压力。宋永华介绍说,通过物联网技术,城市管理者能够提升能源的效率、安全性。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基于数据驱动的综合能源网络非参建模及运行优化技术,通过大湾区平台在横琴实际区域供冷系统中应用,实现能源站总体能耗降低5.35%,减少用能成本约11.45%。
大湾区有多个城市临海,常面临海洋灾害侵扰。宋永华认为,在防灾治灾过程中,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监测和预警将有效减少城市的损失。以港珠澳大桥为例,据宋永华介绍,这座建在海上的“庞然大物”时刻需要运维,以抵御台风等极端天气。运维的重点之一是采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以感知结构状态。为此,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光纤、光栅传感器,安装在桥梁上,实时监测。
在交通层面,宋永华提到,当下大湾区一些城市交通已经迈入无人驾驶试水阶段,随之而来的车辆、行人、道路关系发生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安全问题还需技术手段解决。传感器在这一技术进程中举足轻重,它不仅要在单一车辆的安全和效率上发挥作用,更要在系统中应对车辆之间、车与路之间的各种状况。这也意味着需通过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来使其发挥作用。
据宋永华介绍,澳门大学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传感与通信、城市大数据与智能技术。除应用前人已有的成果外,研究人员还需要在理论上做进一步突破。比如,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新型可重构分布式天线与反射面架构,以及通感一体化技术,拓展城市治理人员的感知能力,能第一时间将城市的状态数据传送到位。此外,与工业数据不同,城市的数据更新快、体量大、类型复杂,还涉及隐私等问题,实验室在这方面提出数据交叉融合、知识提取、动态数据管理等安全技术。
宋永华表示,在能源、安全、交通问题之下,粤港澳因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特色而具备复杂性。粤港澳电力工业背景不同,澳门90%的电力由南方电网输送,仅10%由本地供应。香港有自己的电厂,这些电厂有各自的供应规定。广东有南方电网,还有其他系统的辅助。这让能源向清洁低碳转型的方案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比如,澳门在向南方电网购电之前,就需要制定政策确定是否需要购买绿电。在交通上,香港、澳门车辆走左道,广东走右道,这就需要在无人驾驶等智能驾驶的方案中,根据不同情况协调规则。(本报记者赵霜采访整理)
秦岭:海外人才正加速回流
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发展机遇重要且难得,香港与内地正在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香港高校在原始创新与课题开拓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和市场化方面,需要借助内地的力量。例如,医学与工程学的结合是成果落地的重要手段,香港中文大学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迅速,因此希望通过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号召,借助深圳拥有大量先进企业、高端设备优势,实现产学研有机融合和持续发展,推动和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在智慧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业上的发展和国际化。
以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为例,国际上生物医药产品从研发到落地临床应用的平均周期一般为15年,三类医疗器械为7至8年,而大湾区正在探索打造相关产业“政产学研医用”融合生态,这不仅有助于缩短项目研发周期,更让科研与病人真实需求相结合,使科研更具“生命力”。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办公楼紧挨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这一方面为创新产品提供了迅速接触监管体系的窗口,另一方面也让香港特区的医疗器械与药物进入内地,服务更多百姓。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环境下,香港“超级联系人”这一角色的意义将更加突显,进一步助力中国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科研引领力量不断壮大,那些不利于科技交流的障碍和杂音也将逐渐减少。欧洲的科研院所迫切希望与中国进行科技交流与合作。去年我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这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是欧洲与粤港澳大湾区在医学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的开始。香港中文大学与欧洲科学院去年12月签署备忘录成立欧亚卓越转化医学中心,将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立足大湾区,汇集欧亚人才,共同推动医疗产品的创新研发和临床应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该中心将中国自主研发的医疗产品推向欧洲。
近年来,海外人才正加速回流,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了明显的人才吸引力,高层次人才在这里能够发挥他们的智慧和专长。更重要的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深层次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人才也汇集到了这里。而这些背后,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中国科研环境的改善以及实实在在地对人才的服务与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对人才的服务是全方位、全链条的,为回流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可以说,对标旧金山等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可比”的竞争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从源头创新设备到中试设备再到产业化设备,都已经与国际接轨,这为后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接下来,粤港澳大湾区要走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找准重点发展方向。港中大福田院也将继续配合国家战略,面向大湾区发展的科技需求,建设科研队伍、培养尖端人才,开展前瞻性创新研发。(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本报记者陈子帅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