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阅读热情要双重发力

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根据青少年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引导青少年学生珍惜大好年华,充分利用阅读黄金期,博览群书、拓宽视野。过去一年,读书行动撬动了广大师生阅读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我国儿童青少年阅读有何特点?如何充分调动儿童青少年的读书热情,促进他们的阅读发展?儿童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怎样的阅读支持?透过2023年12月28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阅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可以一窥当下我国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该报告值得赞许之处,不仅在于调研范围广泛,涉及全国6个省份83个县(市、区)的近12万名学生,还在于调研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青少年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研制及应用研究项目组牵头,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整体来看,随着全民阅读的持续深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家庭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阅读状况持续向好,较以往有了长足的可喜进步。但也要看到,一些阻碍中小学生阅读的关键因素也有待进一步破除。如调研报告所指出的,84.7%的中小学生在整体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不知道怎么选书、不知道读书的方法、缺少可阅读的书籍。可见,给中小学生切实有效的阅读支持,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双向奔赴”,需要教师和家长切实履职,尊重阅读规律,从创造充分的阅读空间,到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再到予以有效的阅读指导,身体力行成为孩子阅读的引领者、示范者和陪伴者。

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无论是哪个学科,都应是学生阅读的标杆,能经常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阅读指导。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调研显示,96.9%的小学语文教师和98.0%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存在困难,难点则在于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不足和缺乏阅读方法。的确,一旦错过了阅读关键期,在本该阅读的年龄段错过了好书的浸润,抑或给孩子看的书并非孩子喜欢的,很难让孩子对书籍产生亲近感。但不管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教师的职责之一,也考验着教师的育人智慧。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颗阅读种子,仿佛行走的图书馆,总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唤起学生对书的热情,于无声处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魅力,感受到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陶冶心灵,重塑生活观与价值观。

在人的因素之外,环境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学校作为阅读的重要场所,是涵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场域。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调研显示,94.1%的孩子报告自己主要的阅读场所是家里,其次才是学校。而家庭的藏书情况客观来看并不理想:46.1%的家庭总藏书量在25本及以下;50.6%的父母的年阅读量不超过5本,有23.9%的父母几乎不阅读。家庭藏书少,会导致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年阅读量降低,每天阅读时长变短。可见,在引导学生阅读上,学校还要有更大作为,除了要增加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童书,让图书馆里的好书真正流动起来,还要创设致力于培养终身读者的软环境,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课程。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但在优秀童书购置上还要持续畅通渠道,让更多的好书与中小学生零距离,让真正的阅读专家走进学校,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同时,学校也要多创造空间,让教师有时间阅读,有机会研究并践行分级阅读理念,提升自身的阅读指导能力,找到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阅读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学生理想信念树立、道德品质提升、文化素质发展,以及独立思考、创新创造、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大事。让学生成为热爱阅读的自主学习者,学校和家庭需要藏有大量好书,合力打造适合阅读的温馨场所,也需要父母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为孩子做阅读榜样,更需要学校把优秀童书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以阅读为核心,在非连续性文本与整本书阅读的有机结合中,在从虚构类作品到非虚构类作品的过渡中,在自主阅读与阅读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在从求知、德育到价值观重塑的过程中,找到奋进的理由与力量,最终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之栋梁。

(作者系本报记者 张贵勇)

热门相关:酒店供应商   我的黑月光女友   一品侍卫   凤逆天下:战神杀手妃   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