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谈】每个人都在轻生者身上看到自己
题图 / CaesarZX
4号早晨起床,我在自己的微博主页刷到了离灯的告别微博,知道了有这么位姑娘,热爱游戏,被逼相亲,与家庭不和,被母亲砸了游戏机,争吵,最终选择轻生。当时那条微博刚有一千多转发,评论乱成一团,热评告知公安已经收到消息,大家不要重复报警。
节选
我摁了转发,想了好一阵,又实在没想到能说些什么,遂取消编辑。随后的一整天里,这条微博不时就会通过不同博主的转发出现在我的视线中,观点碰撞,争执辱骂,到我动笔,转发数已经达到7.5万。
从看完那条博文起,我就知道它必然会上热搜,也一定会陷入这种混乱的局面。这种判断和她的文笔、她的故事甚至于她本人无关,而是那些与她轻生相关的因素,游戏、逼婚、父母、自由……注定会得到极广泛的共鸣,尤其是在她确确实实地离开之后。
当下的互联网氛围是要以立场决定敌我的,而立场又建立在一个个关键词上。每个人对这些关键词都有不同的敏感程度,一旦站稳一边,立场就再无转圜的可能,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深化。很多人假装在碰撞观点,其实只是为了在争吵中摩擦出仇恨,进而将自己向已经站队的那边再推一把。
或者也可以说,我们善于剥离目所能及的一切表象,接着提取出特定符号,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然后看到自己。
我看到零星“游戏害死人”的老生常谈,以及大量“是游戏让她坚持到现在,并因为失去游戏放弃了希望”的言论。
有人强调是逼婚让她不愿再回头,父母剥夺了其为人的自由;也有人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姑娘缺乏独立生存能力,依附于父母又反抗父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哦,还有我也没料到的,因为姑娘曾经明确表达出对某明星的抵制,很多明星粉丝因此幸灾乐祸,乃至于发出了“活该”“爱死不死”之类的论调,直到被大范围曝光,他们又疑惑,当初该明星的外公去世那么多人起哄,现在怎么不能推己及人了?
7.5万的转发,4.5万的评论,里面掺杂了太多太多这样的东西,我愿称之为观点的排泄。游戏要么就是至死砒霜,要么就是生的希望;要么是父母的强权杀了她,要么是自己的软弱杀了她;某插上一脚的明星要么是最无辜的受害者,要么应该全家死绝。
围观者不管不顾地随地留下痕迹,美其名曰发表看法,并为之沾沾自喜。但选择死亡真的是件很复杂的事,只将自己敏感的一两个关键词提取,然后按照自己的心意编排因果,最终得出准备好的结论,这样的“感同身受”,不恶心么?
就像姑娘在选择结束生命的那个夜晚发的另一条微博,不必非要代入自己寻找共鸣,心疼、疑惑甚至不屑都可以,不一定要假装自己真的理解一个人为什么寻死。
至于我,我也恶心自己,并且把腰的《节选段落的声音》循环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