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杰:英国塑造“敌对势力”是“项庄舞剑”
日前,英国伦敦警方成立了一个专门应对“敌对国家行为体”的新机构,并称这主要涉及来自伊朗、俄罗斯和中国的“三重威胁”。这是英国政府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又一举措,继续搅动着当前动荡的国际局势。
近年来,英国国内始终存在着一种强烈怀疑欧洲、质疑世界的力量,这股力量推动了英国“脱欧”,并不断在英国外部塑造各种“威胁”。2021年英国政府发布的《综合评估报告》就把伊朗、俄罗斯等国列为“日益增长的威胁”,而俄罗斯是英国“最严重的威胁”。俄乌冲突爆发后,英国是欧洲第一个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国家,过去两年对乌军事援助每年高达23亿英镑,加上其他援助累计达到120亿英镑。俄乌冲突常态化和长期化离不开英国的拱火浇油。
英国搅动欧洲秩序可能只是它的阶段性目标,而其终极目的或许是重塑世界秩序。近几年来,英国保守党政府主打价值观外交,实则是在塑造阵营对抗。在英国看来,未来国际社会的力量对抗是“英国盟友阵营”和“英国敌对阵营”之间的对抗。除不断争取盟友外,英国还在塑造“敌对势力”。对英国保守党政府来说,俄罗斯、伊朗等是对英国乃至世界产生威胁的国家,而中国是正滑向“敌对阵营”的国家。
从2015年推动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到2021年把中国定性为英国的“系统性挑战”,再到2023年的“划时代挑战”,英国政府开始在其国内塑造一种“敌对”的中国形象。
英国政府虽然未正式把中国列为“威胁”,但实际上已把中国视作“威胁”,而且是一种长期的“隐蔽威胁”。如今英国政府有把中国这个“隐蔽威胁”公开化的趋势,如相关政府机构和下院各种委员会或直接把中国称作“威胁”,或极力建议把中国设定为“威胁”。因为一旦中国成为英国的“威胁”,“英国敌对阵营”就大体编织成形,英国一些政客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国内外对抗这个“敌对联盟”。比如,不久前英国国防大臣沙普斯便预言说:“未来五年,我们可能会目睹涉及俄罗斯、中国、伊朗等多个战场。”在一些英国政客看来,既然欧洲和中东地区陷入动乱,亚太地区如果仍旧保持和平稳定,这显然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和长远战略。因此,搅乱亚太地区是英国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搅乱亚太秩序?英国政府早有战略部署。首先,是进行战略重心转变。2021年英国政府发布其“印太倾斜”战略,通过把战略资源投向“印太地区”,以把“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连接起来。
其次,是武装亚太地区相关国家。2021年,英国、美国与澳大利亚达成“奥库斯”协定,名义上是联合研发新一代核潜艇,实则是用核潜艇武装澳大利亚,以便在未来让澳大利亚成为英美震慑亚太的有生力量。
最后,是加强军备竞赛。英国当前的国防开支超过500亿英镑,而英国政府已决定把国防开支提高到其GDP的2.5%,届时或超过630亿英镑。除增加自身军费开支,英国还敦促其他北约国家把各自GDP的2%用于国防。此外英国政府还宣布,2025年要再将其航母打击群派遣到亚太。从战略倾斜到武力部署,英国正在为其“印太战场”做准备。
然而,英国政客这些“宏大且富有远见”的对外战略需要说服英国民众。为此,保守党政府煞费苦心。早在特雷莎·梅执政时期,英方就对中国在英国的核电站项目进行再审查。后来,又宣布要禁用华为设备,并计划在2027年前将现有的华为设备拆除。更重要的是,英国保守党政府加大议会立法。2022年1月,英国《国家安全与投资法》生效,主要目标是审查外资在英国国内的企业并购行为。2023年12月,英国《国家安全法》核心条款生效,执法机构获得更大权力,它们可以通过“外国干涉罪”“间谍罪”等多项新罪名加大执法的范围和力度。当前,伦敦警方设立的应对“敌对国家行为体”的新机构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英国保守党政府和激进政客在不断渲染外部势力“威胁”,然而民众对此似乎并不买账。比如,苏格兰《国民报》近日刊登斯图亚特·尼格尔森的评论文章称,国防大臣沙普斯新近发表的有关国防的言论不仅“荒谬”,而且“非常危险和不负责任”。实际上,英国保守党政府越是宣扬外部势力“威胁”,就越透露出该党的内在困境。毕竟,保守党在即将到来的英国大选民调中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它需要通过强化“威胁”来凸显其捍卫英国国家利益的决心和手段,进而争取英国民众手中的选票。(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