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锦文: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有了更多强劲支撑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开始走出“疫情”的阴霾,回归正常的发展轨迹。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31条建议。7月24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提出了17项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坚定民企信心的信号是强有力的。
目前,确实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对未来缺乏信心;民营经济增速下滑,有些企业歇业甚至破产倒闭。政府密集的利好政策和信号是重振民营企业家信心的及时之举。
而要提振民企信心,我们要先理解企业家为什么缺乏信心?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企业家的信心来自于他们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是否科学准确则依赖于信息是否完全,而信息是否完全则取决于“噪音”的大小。我认为,当下经济周期和结构转型等因素的重叠加大了噪音和信息的模糊程度,使得企业家难以对未来作出科学的判断。
首先,经济周期的特征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波动。近10年来,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增速逐步放缓,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这一轮经济周期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速放缓,一般价格水平降低。尽管种种迹象表明经济回稳向好,有些产品的相对价格也有所上升。但有些企业家对未来经济态势仍有一定悲观心态。
其次,结构转型的特征是相对价格的变动。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剧烈的经济结构转型。以新能源、数字经济为特征的转型尤其迅速,使得市场的相对价格发生较大变化。这给部分企业家带来了某种程度的“认知混乱”。一方面,一部分企业家觉得自己的企业实现了转型,产品好于一般市场的产品需求,但忽略了这背后还有着周期性的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一部分企业家觉得自己的产品劣于一般产品市场的需求,但他们也许并不认为这是自己企业落后于转型造成相对价格降低,而是怪罪经济大势趋弱。
尽管企业家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但多重因素叠加加大了信息甄别的成本,企业家最终得到的是不完全信息。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家的预期很难做到科学、准确。因此,当务之急是向企业家传递更全面、准确的信息。那么,当前中国经济的状况和政策指向到底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值得广大民营企业家重视。
第一,这一轮经济周期波动或已见底,一般价格水平将上升。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5.5%,明显快于去年全年的3%,也快于一季度的4.5%。特别是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8.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消费的快速增长表明我国经济的运行正在步入良性轨道。从微观上看,尽管3年疫情影响了部分人的收入,消费能力减弱,但总体还是可以保证生活的刚性消费。而另一方面,疫情结束后经济恢复带来的个人财富增加带来了微观消费的增加,这必将汇成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产生长期的积极效应。
第二,结构转型使得经济增长呈现新格局,相对价格变动的信息更清晰。与平常的增长格局不同,转型期的经济增长格局会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产业、地域甚至企业间的增长在分化。一些适应了转型要求的产业、地域和企业会出现快速增长的状态,而未能适应转型要求的则会陷入停滞甚至衰败,增长格局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我们已经观察到,这些年,以新能源为核心的锂电池、电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加值都有10%以上的增长。从区域上看,一些新能源、数字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都有增速加快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速达到9.7%,北京达到5.5%,浙江为6.8%,山东为6.2%,河北6.1%,均高于或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从企业的角度看,很多从事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的企业都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盈利能力。而反观那些没有跟上转型步伐的产业、地区和企业,则出现了经济增速下滑、产业萎靡和企业不景气的现象。结构转型的加速,将会使相对价格变动的特点更明显。
第三,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表现强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实现了3.8%的增长。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了7.2%,重点用于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水利和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人认为,这些投资有过重之嫌。但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可能认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先进了,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这种认知其实不够准确。的确,我们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但是总体来看仍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比如我们城镇的地下管网、道路的质量,以及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等远未达到数量和质量的标准。加大基础设施类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
第四,政策信号越来越明确。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党和政府对此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7月19日正式发布的《意见》是继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非公经济36条”和2010年的“新36条”之后,党和政府颁布的又一重要政策文件。《意见》共有31条,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围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的法治保障、推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社会氛围等多个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表述,并要求从健全机制、跟踪配套、广泛宣传、研究评估等政策执行上全力贯彻落实。
综上所述,广大民营企业家要科学地预期未来,树立理性信念,并根据经济发展大势认真区分一般价格水平和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实时有效的调整。(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