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北:香港社会需要铸牢中华民族魂
近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中央驻港机构和中资企业、香港特区管治团队、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三场宣讲,并与香港工商界、创科界代表举行了座谈交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包括60条内容,其中有3条提到香港,强调区域协同发展,丰富“一国两制”实践,为香港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改革的新征程上,香港需要寻求自身的突破。香港土地开发不足,已成为自身发展的一大制约,所以更需要有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空间布局。40多年的改革开放,港澳同胞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香港曾为内地改革开放带来资金、制度和管理,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地与香港的差距不断缩小,新的关系已经形成,从单向输出变为互惠互利,“融合”是发展所需,更是历史的必然。
港英殖民统治爱搞“渐进主义”“实用主义”,也养成当时一些人表面上追求“稳健”,实质是得过且过,“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理。香港回归祖国后,再用这种心态治理香港已经不合时宜,它会对香港整体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中央明确“爱国者治港”原则,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之举,必须加以贯彻落实。
新时代,不进则退,香港必须学习更主动的规划、更进取的布局及更果断的执行。我们需要对“结果”和“绩效”有更多审视。特别是民生问题,不是程序做了、程序正确就可以了,而是要确切、精准地解决民众面对的问题,为市民带来更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新时代下“爱国者治港”的要求,即“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决定”对香港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它强调对系统整体的改革,重视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和长效机制的建设。最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提到,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面对挑战要“识变、应变、懂变”。香港需要“变”,而且这种“变”不是小修小补的“变”,而是要有系统性的“变”、思想性的“变”、实质性的“变”。
以往港英政府推崇所谓“大市场、小政府”,以及所谓“积极不干预”,虽未能直指是利益固化,其实就是逃避解决社会问题,纵容政府不作为。香港需要的不是“小政府”,也不是“大政府”,而是一个能主动解决民生问题、主动处理和规划好香港经济发展的有为政府。香港需要有变革性的空间规划,重新配置资源。以往任由市场发展,追求短期利益,很多前沿新兴产业都难以发展起来,不少资源投入到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结果窒碍了香港经济的全面发展。香港政府需要积极有为、主动的政策,规划好香港未来的产业发展。否则,“苏州过后无艇搭”,机会不等人。
时至今日,香港社会仍有一些人以“西方买办”的思维去理解香港的角色和国际地位,只要香港与内地有更多合作和融合,而没有变得极端“西化”,便视之为“去国际化”。事实上,香港需要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吸纳更多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资金和价值,其中自然包括内地,也同样包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每一个角落,决不能独尊西方价值。我们更要把握国家发展机遇,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香港故事,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需要香港社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这个共识就是,香港需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让香港可以更好地当好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的角色。这个“联系人”的角色,是作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人民服务,为世界服务,胸怀天下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达成上述共识、成就上述角色,关键就是香港社会普遍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否建立。过去,在殖民统治的荼毒下,以及回归后在反中乱港分子的操弄下,香港的爱国教育一度长期缺位,有人羞于、怯于以致不知爱国,还有一些人抵触、抗拒爱国。也因此,每当有任何涉及与内地有关的合作项目和议题,便会被个别“有心人”拿来炒作、扭曲和抹黑。香港社会需要铸魂,铸牢中华民族魂、民族自尊、爱国情怀,更多理解国家发展现状,更好理解“一国”和“两制”的辩证关系。“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所有香港人如果都有了这一正确认知,自然就会明白,与内地融合需要加强深化,主动推动。(作者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 香港立法会议员)